我上个月专门请了三天假,去成都逛了逛,主要就是想找点好吃的,顺便玩一圈。一开始在网上查攻略,眼花缭乱的,后来直接拍板了——咱们就按最地道的法子来,边走边吃。
头一天上午出发
大清早坐高铁到了成都东站,直接奔宽窄巷子去了。人挤人地晃了一上午,肚皮饿得咕咕叫,立马钻进巷子口那家老店。第一件事就是点了个赖汤圆,软糯糯的皮儿,配上甜滋滋的馅儿,一口气干了俩大碗。接着在巷子里瞎逛,碰到个小摊卖麻辣豆腐花,辣得我直咧嘴,但还是忍不住又添了一碗。
- 赖汤圆:分量足,一碗管饱
- 麻辣豆腐花:爽口开胃,红油香得不行
下午继续兜风
吃饱喝足后,直奔天府广场溜达了一圈,然后在附近找了家串串香店。老板推荐的牛油锅底,滚烫辣乎乎,配上嫩牛肉和脆毛肚,一把一串地撸了个爽。最绝的是他们家的小酥肉,外焦里嫩,一口下去肉汁直冒。吃完后肚子撑得差点走不动道,只好在广场边坐会儿消食。
第二天扎进锦里
第二天没睡懒觉,起个大早冲去锦里古镇。在古镇入口尝了担担面,面条劲道酱料浓,几筷子就光碗了。顺着小巷子往里钻,逮着个现炸的锅盔摊子,买了个热腾腾的牛肉馅儿的——酥皮酥得掉渣,肉馅儿鲜得贼过瘾。下午又在巷子深处发现了个兔头摊,强烈推荐卤味兔头,骨头都嚼得有滋有味儿。
- 担担面:酱香浓郁,辣中带麻
- 锅盔:酥脆可口,牛肉馅儿最地道
- 兔头:卤香入味,啃起来上瘾
傍晚游杜甫草堂
锦里出来溜达到杜甫草堂,溜达得又饿了,就在附近的茶馆点了份龙抄手。皮儿薄馅儿大,一口一个汤水直冒。晚上更夸张,跑去玉林路找个火锅店排队排了个把钟头,终于尝到牛油老火锅——毛肚、鸭血、黄喉一股脑儿往锅里涮,蘸上香油碟,辣得我脑门儿冒汗。临走老板送了份红糖糍粑,甜滋滋的一碗就解辣。
第三天打熊猫牌
一天直奔大熊猫繁育基地,看大熊猫啃竹子那个憨样儿,可爱死了。中途饿了就在基地边上吃了个冒菜摊子。豆芽、豆皮混着牛肉粒,麻辣汤浇上去热乎劲儿冲天。下午回市区去了趟人民公园,喝茶唠嗑歇脚,顺便撸了个蛋烘糕——外皮焦香里头夹果酱,甜丝丝的收尾。
- 冒菜:配料新鲜,麻辣劲儿足
- 蛋烘糕:甜点小食,老少皆宜
三天下来吃了二十来种小吃,腿都溜细了,不过肚皮倒是圆滚滚的。总结下,我把这些地点都标进地图——宽窄巷子起个头,锦里和玉林路串中间,熊猫基地收尾,美食直接在地图标成红点点。这样一溜儿下来,好玩又好吃,没白跑一趟。下次再去,肯定照着地图按图索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