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又去了趟成都,为啥?因为我去年国庆去的时候,差点儿没被人挤死,在锦里那会儿,排个厕所都得等半小时,把我搞烦透了。这回,我就琢磨着,非得弄个优化版的七日攻略出来,专门避开那人山人海的场面。说干就干,我就开始动手了。
研究攻略
我翻遍了手机里的旅游APP和笔记,把热门景点都列出来,什么武侯祠、宽窄巷子这些老地方全写在纸上。我一看,全是人挤人的热点,琢磨着要是不躲开高峰时间,准又得遭罪。我就决定先网上搜别人踩坑的经验,结果一堆人都吐槽节假日爆满。我还真发现了几个小秘密:成都人上班上学都九点左右出门,景点高峰自然就到九点后了;周末节假日更惨,大家一窝蜂扎堆。
我就规划行程,核心思路就是早出门、错峰走。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就闹钟响得叮叮当当的,天蒙蒙亮就起床,简单吃点东西就出发。我老婆说我疯了,但我坚持这样,因为六点那会儿路上车少人稀,公园里就几个遛狗的,可清净了。
行程优化实践
我的七日攻略是这么玩的,每天都从早起开始。
- 第一天:宽窄巷子。早上七点整就赶到了,入口那保安还没睡醒,巷子里空荡荡的,拍照随便摆姿势,没一个人抢镜。比下午那人挤人的场景爽多了。
- 第二天:武侯祠。选了个周二工作日,早上八点到,门口卖票的都没排队,里面绿荫浓浓,溜达一圈不超半小时,后面九点多就看见旅游大巴拉着一车车人来了。
- 第三天:锦里。这个最难对付,以前挤死我。这回学聪明了,提前查了天气预报,挑了个阴天去,早上七点开溜,人少不说,小吃摊都刚开门,还能吃个热乎的龙抄手,不排队。
- 第四天:大熊猫基地。搞冷门路线,没去主园区,跑到月亮产房那边的小道儿转了转,熊猫宝宝在那睡觉,看的人寥寥无几。比下午那人山人海抢位置强十倍。
- 第五天:春熙路。纯晚上逛,白天太闹腾,我就改晚饭后八点多去,商店还开着,人流却散了,买件汉服都不用人挤人。
- 第六天:青城山。避开节假日,挑了周三去,还提前约了票,坐缆车上山快得很。山里雾气蒙蒙,就遇见几个爬山的大爷,安静得都能听见鸟叫。
- 第七天:杜甫草堂。早六点开溜,跟隔壁老头儿一块儿溜弯儿进去的,没啥游客,草棚子都看得清清爽爽。
妙招结结果
这趟七日游玩下来,累是累了点儿,但全程没啥人群,爽歪歪。省了大把排队时间,本来一天撑死逛两个景点,现在我一天跑三四个都轻轻松松。吃饭也没受罪,中午找个路边摊子坐会儿就点上菜,不像以前老等位。照片也拍多了,全是空旷背景,朋友圈点赞都多起来。
整体一琢磨,避开人潮就是个时间活儿,早睡早起比啥都强。我还试过周末去成都边上冷门古镇,比如洛带,压根儿没人,花个小半天溜达溜达就回市区喝茶。下次我要带娃去,肯定也这么折腾。要我说,成都这地方,越早起越自由,别凑热闹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