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表弟一家子专门从东北来成都玩,提前半个月就发微信问我咋个安排路线,当时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结果真开始做攻略才发现,这活儿比想象中费劲得多——景点分散不说,网上攻略还互相打架。干脆自己掏出五天年假,照着本地人思路搞了套实测路线。
Day1:市区暴走两万步
早上八点就拖着表弟全家杀到熊猫基地。重点提醒:看花花必须七点半前到!我们卡着开园冲进去,还真赶上女明星啃竹子。看完熊猫直奔文殊院,红墙竹影随便拍都出片,门口洞子口张老二凉粉的甜水面香得表侄女连吃两碗。
下午转战宽窄巷子,人挤人差点走散。避雷经验:别在主干道买东西!带他们钻进井巷子边的老茶馆,二十块一碗竹叶青,掏耳朵师傅手法贼溜。晚饭杀到奎星楼街,冒椒火辣串串排了四十多分钟,但脑花和兔腰子上桌那刻值了!
Day2:穿越三千年
睡到自然醒直奔金沙遗址,表弟盯着太阳神鸟金箔挪不动脚。中午在陈麻婆豆腐总店排号时,隔壁大姐操着川普吐槽:"外地人来成都非要吃火锅,我们本地人就爱这口麻婆豆腐!" 下午武侯祠逛到腿软,红墙夹道拍照时,扫地大爷突然指挥:"女娃儿把丝巾甩起来嘛要拍出动态!"
晚上锦里灯笼亮起那刻,表弟媳妇手机内存直接告急。血泪教训:采耳选固定摊位,昨天流动摊位的掏耳勺把我痒得直抽抽。
Day3:青城山练腿
地铁2号线犀浦站转城际列车,半小时直达青城山。爬山时肠子都悔青了——穿什么帆布鞋!后山索道排了整整一小时,但站上老君阁那刻,满眼翠绿像泡进抹茶蛋糕里。下山后直奔都江堰鱼嘴,正好撞见泄洪,江水轰隆隆像千军万马。

致命失误:以为景区门口饭店都坑人,结果饿着肚子回市区,差点在高铁上把表侄女的蛋黄派抢了。
Day4:川剧变脸VS酒馆民谣
睡到中午补偿前三天暴走,直奔东郊记忆。生锈的火车头改造成的咖啡馆,钢管丛林里的小剧场,表弟举着单反拍到电池报警。晚饭在建设路夜市从头吃到尾:
- 烤苕皮夹折耳根把东北姑父辣出眼泪
 - 锅巴土豆糖醋麻辣味最抢手
 - 丫头举着蛋烘糕跑来跑去撒了三次
 
晚上兵分两路:老人去看蜀风雅韵变脸喷火,我带表弟夫妻挤进小酒馆。主唱突然把《成都》改词唱成"东北的娃儿来吃串串香",表弟媳妇笑倒在啤酒杯上。
Day5:茶馆里收尾
半天泡在人民公园鹤鸣茶馆。九点钟抢到湖边位置,花三十块点个熊猫汤圆套餐,看采耳师傅的镊子像耍杂技。表弟学本地人把瓜子壳往桌缝里塞,结果被服务员大姐笑着敲桌子:"帅哥,瓜子皮要自己倒进渣滓桶噻!"
这五天走完我像被扒层皮,但送他们去机场时,姑妈拉着我手说:"下次还找你当向导,就是得备两双运动鞋!" 回家瘫沙发上看他们发的朋友圈,九宫格里挤满火锅油、熊猫屁股和麻辣兔头——突然觉得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