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念查资料
上个月老婆突然说想带娃去成都耍,我这人怕麻烦,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搜“成都必去景点”。结果跳出来一堆“十大必打卡”“不去后悔”的排行榜,看得我脑壳痛。什么锦里、宽窄巷子、熊猫基地、都江堰……排名还不一样!干脆掏出小本本,把十个榜单里重复率最高的地方圈出来,自己排了个前10清单:
- 大熊猫基地(娃指定要看)
- 都江堰
- 青城山
- 锦里
- 宽窄巷子
- 武侯祠
- 春熙路/太古里
- 杜甫草堂
- 文殊院
- 人民公园鹤鸣茶社
实操踩大坑
第一天信心满满,早上7点就冲大熊猫基地。结果还是大意了!南门口挤得跟春运似的,观光车排队一小时起。硬着头皮走进去,太阳晒得人发昏,娃看熊猫时兴奋,看完就蔫了,回市区直接瘫酒店。下午原计划的武侯祠+锦里,走到锦里门口看到乌泱泱的人头,老婆脸都绿了:“这哪是逛古街?这是下饺子!”草草拍了两张照片溜了,啥小吃也没吃着,光闻味儿了。
第二天不信邪,跑都江堰+青城山。高铁票是便宜,但低估了景点面积。都江堰鱼嘴走完已累半死,下午爬青城山简直要命。摆渡车排大队,爬山路上全是人挤人,到半山腰看时间不够,缆车又得排一小时,全家在山腰上大眼瞪小眼。灰溜溜下山赶高铁,回成都晚上9点多,人均步数3万+,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省钱省心大法
后面几天学乖了,重点搞“错峰+就近组合”:
- 睡懒觉战术:早上坚决不赶早,9点半才出门。先去人民公园鹤鸣茶社,人少!点杯15块的竹叶青,看本地大爷掏耳朵,娃喂鱼,舒坦。
- 午饭错峰:别人挤景点,我们11点溜去文殊院门口吃洞子口张老二凉粉,5块一碗香得很,吃完再逛寺院,清净!
- 下午捆绑玩法:杜甫草堂和青羊宫(榜单第11但我替了武侯祠)放一块,都在青羊区,打车起步价。草堂树荫多,下午逛不晒,出来直接拐去陈麻婆豆腐总店,人均50吃得打嗝。
- 宽窄巷子夜游:晚上8点半再去,旅行团散得差不多了。灯亮起来更有味儿,买根糖油果子边走边啃,比白天舒服十倍。
最终省钱账本
5天4晚,两大一小:
- 门票:只花钱看了熊猫基地+杜甫草堂(用亲子平台联票省了20),其他免费或门口打卡,人均不到150。
- 交通:放弃景区直通车(班次少还贵),全部地铁+滴滴特惠。春熙路打车难?走300米到小巷子秒接单。
- 吃饭:跟着居民区找老店。建设路小吃?坑游客的!跑去玉林路菜市场,8块钱的红糖锅盔香哭,街边串串5毛一签吃到撑。
总结就三招:排名只参考,别硬凑;早上多睡觉,下午再战斗;居民区里藏宝藏,省钱味道还更香! 这趟下来老婆终于没翻白眼,娃也说玩得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