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的惊吓
定了七月中旬飞成都的机票,心里正美,结果一看天气预报,差点没给我吓趴下——天天35℃往上飙,还时不时来场大暴雨!上次去忘了带伞,被淋成落汤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回我铁了心,不能重蹈覆辙,非得整一套靠谱的行头不可。
翻箱倒柜找灵感
先把家里那个落了灰的旧旅行箱拖出来,里面还塞着上次去海边剩的防晒霜和半瓶风油精。坐在客厅地板上翻了半天,发现缺的玩意儿太多了:雨具、降温的、防晒的...一样没备齐。干脆手机一掏,开始边搜边列单子,重点就盯着“成都”、“7月”、“闷热”、“暴雨”这几个词来回琢磨。
顶着大太阳扫货
单子列了长长一溜,我揣着手机就冲进了商场,目标明确得很:
- 伞:直奔户外区选了把最轻的折叠伞,店员拍胸脯说伞骨是碳纤维的,我使劲儿晃了晃,确实比家里那把老古董轻快多了,塞包里几乎没分量。
- 小风扇:在数码柜台挑了个带挂绳的,当场插上充电宝试了试,那风呼呼的,直接怼脸上吹,凉快!关键是续航时间够长,充满电硬撑一天没问题。
- 一次性内衣:这个网购的,纯棉无纺布那种,摸着还算软和。想着酒店洗完干不了也麻烦,这玩意儿脏了就扔,图个省事。
结账时候肉疼了一下,尤其那把伞,比我预想的贵了五十块,但一想成都那动不动就劈头盖脸的雨,咬咬牙还是刷了卡。
药不能少
转头又扎进药店,成都菜那个麻辣劲儿我可不敢小瞧。直接和店员说:“大姐,给拿点防窜稀的药,最管用的那种!”抓了两盒肠胃药,顺带拿了瓶小瓶装碘伏棉签和一板藿香正气水,塞进洗漱包角落,图个安心。
亲测:这几样真救了大命!
到了成都,好家伙,一下飞机那热浪直接糊脸上,跟蒸笼似的!
- 小风扇真派上大用场了,挤地铁、排火锅、逛宽窄巷子,全程挂在手上没停过,脖子后面汗没那么黏糊了。
- 伞就更别提了,第三天在春熙路逛街,头顶那块云说翻脸就翻脸,暴雨跟泼水似的。周围人都往屋檐下乱窜,就我淡定撑开伞,那伞面哗响,雨点真弹开大半,硬是护着我慢悠悠走到地铁口。
- 一次性内裤这个省心玩意儿,晚上回酒店累成狗,压根不想碰水洗衣服,直接拆一条新的换上,第二天睡醒直接扔掉,轻松省事。
- 肠胃药预备着,结果没咋用上。倒是那藿香正气水,有天下午在武侯祠晒得有点晕乎,赶紧闷了一小瓶,那股冲劲儿顶上来,人瞬间清醒不少。
差点被淋透的教训
一天拖着箱子准备返程,在酒店门口碰见个大哥,他瞅瞅我的伞,冲我乐:“老弟,你也买的这牌子的伞?前阵子我在锦里用过一次,瓢泼大雨,结果没几分钟,伞骨子‘咔嚓’就折了一根!半边身子浇得透透的,回酒店吹了一晚上空调才缓过来!”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手里的伞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骨节,暗自庆幸在成都这几天它还算给力。
这趟实践下来,发现行李不在多,关键得打在点儿上。对付成都七月这鬼天气,防晒是基础,防雨是刚需,小东西解决大麻烦。尤其是那把差点被大哥吐槽的伞和小风扇,简直是我这趟燥热旅途里的两道光!下次谁要去,直接照着我这单子抄作业,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