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的准备
去年冬天闲的没事,我就拍板决定去成都玩一趟,专门为这趟旅行攒了小半年的零花钱。老婆听说后挺兴奋,天天嚷嚷着要看熊猫,我就查小红书、贴这些地方,顺便问了个成都老同学有啥推荐景点,结果乱七八糟的建议一堆,什么必打卡网红打卡点,看得我头大。
于是我干脆定了个简单计划:三天时间,挑几个核心景点,别贪心玩太累。提前订了快捷酒店和来回机票,为省时间还搞了个攻略本本,手写几个关键点:看熊猫、逛古街、吃火锅。没想到,这一步就差点坑了自己——网上一堆推荐景点没细看开放时间,真到了成都,发现有几个临时闭园,搞得我一肚子气。
第一天实战:大熊猫基地
一早六点爬起床,我和老婆冲到大熊猫基地门口,结果人挤人比菜市场还乱。入口排队老长,眼看要排两小时,售票员居然现场涨价,说什么“旺季加价”,气得我差点转身就走。后来学乖了,赶紧掏出手机查实时人流软件,临时换到旁边小路提前买电子票,这才挤进去。
进去后直奔熊猫园,看那几只懒洋洋的熊猫打滚儿,拍拍照挺开心。但坑又来了——园内小吃摊乱开价,一杯凉茶卖我30块,还说“景区特供”。我硬着头皮买完,走几步到外头便利店一看,同样东西才10块。立马掏出笔记记一笔:来这儿备点水和干粮,别信内场摊子。
第二天实战:宽窄巷子+锦里
第二天换宽窄巷子和锦里,想着悠闲点逛逛古街。进宽窄巷子还算顺,门口扫码买票搞定,结果里面的特色店太坑爹——有家卖手工艺的吹牛说“纯手工限时限量”,硬是忽悠我买个小挂件花了100块。后来翻别人笔记发现,这玩意儿批发市场一大把,才20块钱。我憋着气走完整条街,边吃担担面边琢磨教训:进去前别瞎买纪念品,多比价。
下午转到锦里,这人更多更乱,小摊挤成一锅粥。老婆嚷嚷着要喝茶看变脸表演,我查攻略本提前预定位置,省了等座时间。但表演半途演员兜售高价票,一张100块起,还说“独家福利”。我直接摆手拒绝,直奔外头正规店,找家老茶馆花50块搞定。再逛一圈小店,学着避开人堆早点儿出门,玩完腿都快走断。
第三天实战:武侯祠
一天杀去武侯祠,想着文化点收尾。买票挺顺,网上订好电子套票,但验票时保安临时加安检项目,耽搁半小时。进去看历史展览,挺带劲的,还蹭了个导游讲三国故事,没花钱听完整个流程。坑又来了——出口有免费合影点,拍完硬塞打印照片收我50块“服务费”。我立马拉老婆溜走,找景区门口小哥投诉投诉,对方退钱后我松口气。
玩完一圈,总结收获:真没啥花钱的大项目,主要时间耗在排队和防坑上。晚上回酒店啃火锅,边吃边列避坑清单:核心就四点——电子票优先用起来,避开人挤人高峰时段;纪念品别急下手,多溜达几家砍砍价;吃喝自备干粮省钱省心;遇上硬推销,直接说“再看看”走人。
整体回血感受
这趟走下来累够呛,但真玩嗨了。景点精华捞到了,花销控制在小五千块以内,省得比预期多。老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回程飞机上翻攻略本唠唠叨叨:“下回还来!”关键避坑招数简单有效——提前整计划、动腿多验证、别信花活儿推销。成都挺美,别让坑坏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