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从成都耍完回来,趁热乎劲儿赶紧把踩过的坑都捋一遍。原本想着三月淡季人少,结果低估了全国人民对火锅熊猫的热情。早上六点就爬起来,背着相机直奔第一站。
1. 先甩开膀子冲熊猫基地
七点半顶门进都算晚的!观光车队伍排得比春熙路还长,当场决定甩火腿走路上山。暴走半小时冲到月亮产房,玻璃墙前早围了三层人。举着手机垫脚蹦跶半天,总算拍到三只崽崽打架——黑白毛团子从木架滚下来还抱成一团,值了。血泪教训:要么开门前蹲守,要么直奔幼崽别墅,成年熊猫摊大饼的姿势能保持两小时不动。
2. 锦里挤成鲱鱼罐头
中午转场到武侯祠,红墙竹影倒是清净。一墙之隔的锦里差点把我早饭挤出来。窄巷里游客像沙丁鱼似的拱来拱去,三大炮摊子前排队的把过道堵死。举着糖油果子根本腾不出手拍照,竹签还差点戳到前面大哥的后脑勺。溜进厕所旁边茶馆躲清净,28块钱的茉莉花茶喝出了救命水的味道。
3. 杜甫草堂的猫比诗人吃香
下午转战草堂,正感叹茅屋修得比我家客厅还大,突然发现花径拐角蹲着只胖橘。刚掏手机,七八个妹子呼围上去拍猫,杜甫塑像反而孤零零站在旁边。橘座甩着尾巴踱步,活像收门票的。展馆里空调开得足,蹭了半小时暖气才缓过劲。
4. 宽窄巷子夜战采耳大军
天黑后想着人该少了,结果巷口霓虹灯牌下挤满采耳摊。穿白大褂的阿姨们端着探照灯坐成一排,掏耳勺在路人耳边晃得像要施法。被两个大姐左右夹击:“帅哥体验下嘛非遗手艺!”逃窜时踩到别人掉在地上的糖画,鞋底黏了一路龙尾巴。
5. 都江堰被导游旗插队
第二天坐早班高铁杀到都江堰。刚在鱼嘴摆好三脚架,五六个旅行团小红旗呼插到前排。戴耳麦的导游扯着嗓子喊:“这里两千年前是猪圈...” 气得我抓起相机转战二王庙,结果爬山爬得小腿抽筋。下山时发现安澜索桥晃得像海盗船,果断花十块坐观光车溜了。
6. 青城山修仙变修脚
想着前山道教圣地要爬山,特地选了后山避人流。结果泰安古镇到五龙沟的栈道上,游客挤得比早高峰地铁还瓷实。悬空木板被踩得哐当响,前面大姐的登山杖差点捅我腰眼上。半山腰卖凉粉的大爷直摇头:“周末莫来嘛狗子都挤得跳崖咯!”
整理实测排行,前三甲实至名归:
- 熊猫基地(必须顶门冲)
- 武侯祠红墙(趁早拍无人版)
- 都江堰二王庙(错峰躲旗阵)
剩下仨景点纯属气氛组:
- 锦里/宽窄巷子(逛十分钟就想逃)
- 杜甫草堂(吸猫副业碾压主业)
- 青城山(修脚比修仙现实)
回程飞机上翻照片才发现,拍得最清楚的居然是熊猫崽崽的屁股——圆滚滚黑得发亮,比人山人海真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