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睁眼一看窗外心就凉了半截,这雨下得比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还大。原计划的熊猫基地泡汤了,站在青旅客栈门口叼着牙刷骂街,水点子直接溅到拖鞋里。赶紧冲回八人间翻行李箱,结果发现就带了一把巴掌大的遮阳伞——这玩意儿在成都雨天跟拿树叶挡暴雨没啥区别。
第一招:雨具现场补货
趿拉着洞洞鞋就冲进最近的家乐福,塑料帘子甩得噼啪响。抓着促销员问哪个雨衣最扛造,大姐直接拎出件明黄色橡胶雨衣:"妹儿听劝,这个二十块能当雨衣还能当板凳罩!"结账时顺手捞了双厚底防滑澡堂拖鞋,结完账当场把塑料袋套背包上,活像背了个移动垃圾桶。
第二招:住宿改行程
原订的春熙路太空舱果断续费两天,跟前台小哥软磨硬泡砍下三十块。房间插座根本不够用,举着吹风机在走廊烘袜子被保洁阿姨瞪了三次。突然想起网友说的"成都室内游秘籍",趴在公共区域黏糊糊的木桌上搜出五个室内景点,指头划屏幕的速度比地铁三号线还快。
第三招:紧急切换副本
下午杀到四川博物院,裤腿湿得能拧出半斤水。看青铜器时雨衣滴答的水渍在瓷砖上画地图,保安举着拖把跟了我二里地。转场去方所书店蹭空调,结果误入咖啡区被迫点了杯38块的"熊猫拉花",蹲在角落就着WiFi把杜甫草堂门票退了。
第四招:雨天限定美食
晚上钻进魁星楼街的牛杂火锅,九宫格沸腾的牛油把眼镜片糊得白茫茫。老板看我们雨衣往塑料凳上淌水,直接扔过来俩大号洗菜盆:"雨衣脱了扣盆底下!"果然热辣锅子配着窗外哗哗雨声更带劲,辣得嘶哈吸气时瞥见隔壁桌大叔正用塑料袋包球鞋。
第五招:装备抢救行动
深夜回到青旅发现登山鞋变成水坑,急中生智把酒店赠送的茶包塞进鞋头。淋湿的相机包扔在空调出风口底下,结果半夜被热风吹得鼓成河豚。从保洁车偷拿七八袋防潮石灰包,床头柜堆得像小型防洪堤。
三天后拖着半箱湿衣服上飞机才悟了:成都下雨根本不是事故,是帮你筛出真吃货的过滤器——但凡犹豫要不要冒雨去吃蹄花汤的,都不算真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