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从成都回来,必须把压箱底的几个地方掏出来说!上次去成都待了五天四夜,专门挑了几个本地人推荐的地儿,结果全踩对了点。
第一站直奔人民公园
起了个大早冲去鹤鸣茶社,七点半人就乌泱泱的了。跟老成都拼桌才抢到竹椅子,直接拍桌喊:"师傅,两杯碧潭飘雪!"茶刚端上来我就惊了,二十块的盖碗茶配个热水壶,旁边掏耳朵的师傅举着镊子晃得叮当响。学着隔壁大爷把腿翘到另一张椅子上,结果十分钟后大腿根麻得嗷嗷叫——这种酸爽没谁了!
第二站杀到熊猫基地
下午两点顶着太阳冲进幼崽别墅,好家伙人挤得像春运火车站。刚把手机举过头顶想拍张正脸,前排大姐突然尖叫:"倒了倒了!"那只糯米团子直接从树杈上滚下来,唧摔进草堆里。我跟着人群追了半小时,跑得腿肚子转筋,发现看猫秘诀:得蹲在它们吃竹子的木架子底下等——饲养员把苹果藏哪儿,哪片玻璃前就能挤爆人头!
第三站摸黑窜宽窄巷子
天擦黑的时候溜到井巷子背街,本地人推荐的凉粉摊果然藏在公厕对面。五块钱的旋子凉粉浇了两勺红油,辣得我原地蹦跶时撞翻了大爷的盖碗茶。正手忙脚乱擦桌子,旁边三大炮"嘭"地炸响,糯米团子直接飞进我凉粉碗里——得,十块钱买了个甜辣双拼!
压轴戏在锦里翻车
本来想拍网红红灯笼,结果晚上九点挤得连自拍杆都举不起来。踩了八次别人鞋跟后彻底放弃,拐进黑黢黢的戏台子后巷。没想到撞见三个老哥蹲在石阶上啃兔头,油乎乎的手往青石板缝里指:"妹妹看这儿!"扒开苔藓才看清刻着"張飛牛肉"的破木牌——1925年的老铺子遗址藏在网红墙后头,比门口排队的假古董店带劲多了!
回家前司机师傅还笑话我:"去啥春熙路嘛我们拉客都绕道走!"突然想起来刚到时不信邪,非要去IFS顶楼拍熊猫屁股。结果排队两小时,挤进去发现二十个人轮流摸同一块反光玻璃拍照,手机里全是陌生人后脑勺——这种冤大头当一次就够够的!
彩蛋
- 文殊院门口卖蛋烘糕的老奶奶三点准时收摊,去晚了只能闻油渣味儿
- 望平街茶馆的竹叶青比景区便宜一半,但得自己带瓜子
- 建设路小吃街周末千万别去,排队排到你怀疑人生
回程航班上翻照片才反应过来:在武侯祠跟穿戏服的"刘备"合影,给了五十块才发现他帽子底下藏着AirPods——这波属实是三国文化混合赛博朋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