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专门跑了一趟锦里,给大伙儿唠唠这地方到底有啥看头。我跟你们说,早听说人多,特意挑了工作日下午三点多去,结果到了门口一看,好家伙,乌泱乌泱的人流,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算了,来都来了,硬着头皮往里走呗。
走走停停看干货
顺着主街往里蹭,两边全是小吃摊和卖小玩意的铺子,空气里混着麻辣味、糖油果子香还有人群的汗味儿。挤是真挤,但慢慢逛,眼睛可没闲着,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角落。
- 一进门的“西蜀第一街”牌坊:大红的字儿挺显眼,好多人在这咔嚓拍照打卡。我跟风也举着手机,仰着脖子找了个缝儿拍了一张,差点没被后面的人推一跟头。
- 挤过人群瞄到的古戏台:红漆柱子看着挺旧。我踮着脚在人堆里瞧了瞧,下午没唱戏,光剩下个空台子杵那儿。
- 七弯八拐撞见“三国茶园”:门脸儿小,里头倒是别有洞天。木桌竹椅挺清闲,跟外面闹哄哄完全俩世界。我赶紧闪进去点碗盖碗茶,15块钱,坐了大半个钟头才缓过劲儿。喝茶那会儿,老墙头上的青苔都看得清清楚楚。
- 歇够了继续挤,看见“喜神方”大石头:一群人围着摸,说是讨吉利?我看着那石头被盘得油光水滑的,也凑热闹伸手蹭了两下。
- 走着走着瞧见“诸葛井”:井口用铁栅栏锁着,里头水看着倒是挺深。边上牌子说是张飞时候挖的,真假不知道,就拍了张照赶紧撤,挡着道儿了。
- 网红糖画摊子前:老爷爷手可真利索,白糖汁儿一倒一转,龙凤就出来了。我看得挪不动步,花了十块钱让转了个小兔子,拿到手又舍不得吃。
- 路过“三顾园”:门关着,扒着门缝瞧了瞧,像是个院子,估计是景点维护,只能在外头留个念想。
- 快走到尽头看到“锦绣馆”:外头挂的蜀锦挺漂亮,溜进去看了几分钟,五颜六色的线穿梭,机器哐当哐当响。
吃点儿啥才过瘾
逛完景点,肚子开始咕咕叫。在一条人稍微少点的岔道,瞅准个卖“三大炮”的摊儿。糯米团子裹满黄豆粉,刚咣咣敲三下就被我买走了俩。
看见竹签串的“糖油果子”,金黄金黄的,油锅里冒着泡,忍不住买了一串。咬一口,脆皮裹着软糯,红糖渣子沾了一嘴。
瞄到凉粉摊子,红油浇得透亮,一激动又端了碗。
出来天都擦黑了,灯“唰”一下全亮了。红灯笼映着小桥流水,白天的喧闹声好像消了点,这会儿拍照特出片。不过腿也走麻了,门口挤公交打道回府。
戏台、牌坊、大石头这些符号性的点算是打过卡了。最惬意是窝在茶馆歇脚那会儿,跟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小吃嘛图个热闹氛围还行,深究味道就算了。最坑是那些义乌批发的纪念品,真心建议捂紧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