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实在憋不住了,趁着天气回暖,自个儿去青城山遛了一圈。这趟折腾纯粹是从成都市区开局的,正好赶上春季尾巴。早前就听人说旺季那会儿人挤人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我特地从网上扒了点资料,专门挑了个非周末的四月天。结果?嘿听我细细道来过程。
准备阶段:卡准时间去,别傻乎乎凑热闹
先琢磨啥时候去最省事。我翻了不少网友晒的体验,普遍喊春秋两季最靠谱:春季花开了不热不冷,秋季红叶烂漫人还少点。夏季虽然是避暑热门,但网上那些五一惨剧(队伍排得老长)把我吓够呛。我拍板选四月下旬,正好避开五一高峰期。机票啥的没折腾,从成都家里开车过去也就一个半小时。头天晚上我猛刷了一波论坛,总结出几个雷点:别贪心一日玩两座山(前山后山离得远),上山最好穿登山鞋,包里扔点干粮水杯防身。
第二天大清早六点爬起床,胡乱啃了个馒头就发动车子。成都市区那会儿天还蒙蒙亮,高架上空得飞起,一路狂奔到青城山镇没堵车。约摸八点多到景区门口,售票处稀稀拉拉几个人。我掏钱买了张前山门票(80大洋),后门票便宜但听说山高路险,我这老腿琢磨着扛不住就放弃了。
游玩过程:一路爬山看景,差点踩坑
进山门后,我先溜达到建福宫那块,道观古朴倒是挺好看,就是人多得跟蚂蚁搬家似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小高峰。拐到天然图画那步道时,石头路滑得跟抹了油,我趔趄了一下才稳住。还好没穿皮鞋!接着爬天师洞,里头道士比比划划讲的啥我一句不懂,但那股子烟熏火燎味儿真挺上头。中午我摸到半山腰小饭馆,点了个白果炖鸡,好家伙,账单贵得吓死人。我掏手机一看网友警告,立马跟老板扯皮说菜单上没标价,这才砍掉三十块。
下午直奔上清宫和老君阁,沿途花花草草挺养眼,杜鹃开得红艳艳的,但坡陡得我喘不上气。快到山顶那会儿,遇上一群大爷大妈呼哧带喘的,聊天才知道他们旺季来索道排队仨钟头。我暗骂自个儿聪明:这淡季连缆车都不用排,稀里哗就上去了。夕阳下山时候,风吹得凉飕飕,满眼绿油油的林子,清净得能听见鸟叫。五点多慢悠悠往下溜,腿酸得打颤,好在人不多,没出啥幺蛾子。
结尾避坑经验:淡季真香,早规划早省心
下了山天擦黑,我瘫在车里灌了半瓶水才缓过劲。整体算下来,这趟花费不多:门票加饭钱三百出头,油费几十块。但教训一堆:
- 卡时间太重要——春或秋非周末去,人少风景千万别学那些勇士五一挤炸了。
- 路线别贪多——像我这样老实玩前山就够累趴,后山留着下次。
- 吃饭先查价——山上馆子宰客狠,菜单盯牢了再点。
- 装备带齐全——我那双破鞋差点摔个狗啃泥,换了登山鞋就稳当。
这趟下来,青城山那份幽静劲儿算烙心坎里了。下次要是再去,铁定还挑淡季,晃晃悠悠当个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