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陪老妈回成都探亲,本来想着带她去锦里逛吃,结果被我表哥一顿嘲笑。他说成都本地人现在压根不去那儿,全挤满游客卖义乌小商品。我直接懵圈——那去哪儿?
先钻西门的老巷子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跟着表哥钻进宽窄巷子隔壁的支矶石街。这地方连导航都磕磕绊绊的,老砖墙缝里钻出藤蔓,拐角突然撞见个磨剪刀的老爷子。表哥熟门熟路推开个木门,里头居然藏着小茶馆。竹椅子一坐,五块钱的盖碗茶泡上,隔壁桌大爷在扯悬龙门阵,根本没人抬头瞅游客。

然后让胃受点罪
中午表哥把我拖去曹家巷工人村,说这才是本地老饕的战场。刚进菜市场就被花椒味呛得打喷嚏,破旧招牌下头全是苍蝇馆子。闭眼跟着表哥点了碗红油抄手,第一口下去头皮发麻喉咙喷火,老板还笑呵呵问:"妹妹辣得安逸不?" 吃完嘴唇肿得像香肠,结果走到路口又被他塞了个军屯锅盔——热乎的肉馅混着花椒粒,痛并快乐着!
跑去东门喂蚊子
傍晚坐地铁杀到青龙湖湿地,出站我都傻了——这公园比西湖还大!租辆破自行车沿着湖骑,芦苇荡里白鹭扑棱棱飞,路边野桑葚随便摘。走到脚快断时瘫在茶馆躺椅上,看钓鱼大爷跟鱼较劲,蚊子包挠了满腿也懒得动。天黑透了公园突然亮灯,湖面上浮起碎金似的倒影,比锦里的红灯笼清静一百倍。
差点翻车的插曲
本来一天想去网红熊猫塔打卡,出租车师傅一听就撇嘴:"那个塔嘛远看像窜天猴近看像蜂窝煤!" 干脆听他建议拐去牛王庙巷。结果在巷子里绕了三圈才找到真·老牛塑像,石头都被盘出包浆了。隔壁阿婆看我们团团转,操着川普笑:"瓜娃子!牛屁股后头才是茶馆噻!" 果然在牛尾巴后面发现个露天茶铺,竹棚顶上挂满鸟笼,老板拿着长嘴铜壶表演"龙行十八式",滚水隔着两米远精准冲进茶碗,差点浇到我鞋上!
回家路上捏着胀鼓鼓的肚子算账:这几天吃最贵的居然是熊猫基地门票,锦里的兔头比菜市场贵八块钱,至于网红春熙路嘛……嗐,走马观花看过就当打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