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成都哪里好玩,我就打算分享一下我这个本地人的私藏清单,毕竟我在成都住了十几年,去过的角落不少。今天我就按实践过程,从头到尾聊聊我怎么找到这10个好地方的。
启动探索任务
前阵子周末没事干,我老婆说想带外地亲戚玩一圈,我就干脆把成都的老地方重温了一下。先在家里翻开地图,手机上查查资料,但还是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决定亲自跑一趟。于是周末两天我就开始了“本地人旅游发现记”。
第一天上午,我先去了宽窄巷子,这条老街从小就在那儿跑,但这回我特意找了个早上八点去人少的时段,巷子里的小吃摊刚开张,人少又安静。尝了碗醪糟汤圆,边走边拍照,顺便问了问本地摊主,推荐了个隔壁的茶馆子。茶馆子藏在小弄堂里,一坐就喝茶到中午,聊了聊老成都故事,听着舒服得不行。
中午吃完午饭,我就直奔锦里去了。锦里现在游客多,可我知道个秘诀:从后门绕进去,避开人堆儿。这条街跟宽窄巷子差不多,但多了点三国味儿,武侯祠就在旁边。我进祠里转了圈,古树古碑挺带感,找了个角落板凳坐半天,抽空写了点笔记,想着下次带亲戚来就照这路线走。
下午跑遍古景区
走完锦里,太阳还早着,我就骑了个共享单车,顺道去了杜甫草堂。草堂那地方,平时人多,但我挑了个周三工作日去,基本就我一个人晃悠。草房子、小池塘,边走边回忆学生时代来过的事儿,拍了几张照片传朋友圈,还碰上几个本地大爷在那儿钓鱼,打听了下旁边小吃店的啥好吃。
接着转战到文殊院,这地方跟市区离得不远,寺里香火旺,可我觉得最好的不是烧香,是院里那棵老银杏树。树底下坐会儿凉快,我掏出小本本记下位置,想着下次带亲戚来能找个荫凉地儿休整休整。
第二天拓展郊区景点
第二天大清早六点我就爬起来,坐地铁往郊外冲,先去都江堰。这地方名气大,但我挑了个下雨天去人少,坝子上风大,雨里跑一圈浑身湿透,但看水景特带劲儿。我问了问本地导游,推了个小山坡上的观景点,爬上去视野阔得不得了,雨一停就拍了照。
中午在都江堰吃了个便饭,赶时间又跑青城山去。山脚下人不多,我选了条小路爬,不用排队买票,省钱又省心。爬到半山腰找了个亭子歇脚,吃了自己带的饼干,下山时腿都软了,可那清凉劲儿真值,山泉水流得滋滋响,回家一查手机步数超两万。
下午回市区我专门去了趟东郊记忆,这地方算新点儿,但本地人爱去,旧工厂改的文化区,摆了不少雕塑展览。我从头逛到尾,跟卖艺术品的大姐聊几句,她推了个小剧场的演出秀,晚上看个乐子。
收尾市区私藏角落
晚饭后我走回九眼桥,酒街夜景热闹,可我避开主街钻巷子,找个小live house听歌手表演。喝杯啤酒坐一晚,记下几个歌手名字,感觉年轻人来这准开心。
一天我跑去玉林路小吃街,这地方真私藏,游客少本地人多,路边摊从头到尾尝了个遍:冒菜、锅盔、甜水面,吃撑了才收工。吃的时候跟摊主聊聊,听说好多新开的小吃店都不错,全都记在小本上。
跑完这趟,我把本本一合计,挑出了这10个我最爱的成都私藏去处:
- 宽窄巷子 - 早点去喝茶人少安静。
- 锦里 - 后门进省排队。
- 武侯祠 - 古树底下坐半天。
- 杜甫草堂 - 工作日人少好拍照。
- 文殊院 - 老银杏树底下歇脚。
- 青城山 - 小路爬免费省钱。
- 都江堰 - 下雨天看水景。
- 东郊记忆 - 旧工厂改的文化区。
- 九眼桥 - 巷子live house听音乐。
- 玉林路小吃街 - 本地摊子吃撑回家。
整体跑下来累是累,但发现了这些秘密点,下次亲戚来我带路就轻松多了。建议大伙儿要真想玩得像本地人,趁人少时段去,多跟摊主唠嗑打听,保准省事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