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老王,一个特别爱到处吃吃逛逛的老博主。去年秋天,我琢磨着去成都待七天,主要是奔着美食去的,毕竟网上都说那是吃货天堂。结果网上攻略一堆,看着眼花缭乱,我就决定自己亲自踩一遍,搞个实用攻略出来给大伙儿参考。来,我从头到尾叨叨一下这段经历。
第一天:刚到就开始狂吃
我坐着火车刚到成都,天都快黑了,肚子咕噜咕噜响。立马拖着行李,跑去宽窄巷子那边晃悠。网上榜单说那儿有家“张三疯兔头”,我信了,直接冲过去。结果排队老长,挤了半天,终于买了一份。那兔头确实香,辣得我满头大汗,一边啃一边吸溜。再配上榜单推荐的隔壁家“李四冒菜”,吃了小份冒菜加份肥肠。那味道贼地道,就是人挤人差点儿摔跤。吃饱喝足回酒店,整个人懒洋洋躺床上,琢磨着明儿得再找点好地方。
第二天到第四天:天天打卡网红店
第二天一早,我爬起来就翻手机里的网红榜,目标锁定春熙路。冲去那家“陈麻婆豆腐”,都说它最正宗。好家伙,店里头密密麻麻全是人,我抢了个角落位子。点了榜单说必吃的麻婆豆腐和回锅肉,豆腐是真滑溜,麻得嘴唇直哆嗦。下午闲逛着,又跑到“龙抄手”,点了个红油抄手,酸辣酸辣的,吃到连汤都喝光了。
第三天,我想换换样儿,跑去锦里古街。榜单上吹得天花乱坠的“钟水饺”就在那儿,我一进去排队半小时。端上来水饺蘸酱一尝,确实嫩得像个皮筋似的。旁边还有家“串串香”,我撸了十几串牛肉和土豆,烫得舌头差点起泡。晚上回酒店躺床上,还想着明天咋办,毕竟榜单推的店太火爆,等位等得腰酸背痛。
第四天,我学聪明了点,找了个当地人问哪儿便宜实惠。他推荐了家小巷里的“赵鸡杂面馆”,榜单上没上榜。我溜达过去试试,点了鸡杂面和抄手。比网红店安静多了,味道还贼浓郁,面条筋道得能蹦起来。吃得肚皮滚圆后,突然觉得榜单有时真坑人,有的店就是吃个名气。
第五天到第七天:走街串巷全扫光
第五天,我心想总不能光吃那榜单,跑去金沙遗址那边转转。顺道找到一家街边小摊子“王记甜水面”,榜单上没提的。吃了份甜水面,面条甜辣甜辣的,解了前几天的油腻,真爽快。晚上去了武侯祠,碰上个本地大妈唠嗑,她告诉我“张麻辣鱼”不错。冲过去尝,鱼肉鲜得掉下巴,辣得我直喝水。
第六天开始,我有经验了,直接避开景点店。跑去三环路外找家叫“老刘火锅”的店,也是榜单上的。点了全红锅底涮牛肉,辣得我眼泪直淌却停不下来。吃饱喝足,逛着街消化,又发现个小摊卖“冰粉”,清凉得像吞冰块。
第七天,一顿饭了。我总结前几天的坑和宝,跑去“九眼桥”那带,找到榜单上的“赖汤圆”。点了碗汤圆带甜酒酿,软糯香甜,吃得心头美滋滋。回头一看,七天下来,我几乎把榜单里大半都试遍了:兔头、冒菜、麻辣豆腐、串串香、甜水面、火锅、汤圆啥的,一个没落下。吃到都胖了好几斤。
整个七天真没白跑,吃得贼过瘾也涨了不少见识。网上榜单帮了大忙,但也不是万能的:有的店队排成河,味道也就那样;有的小摊没上榜,反而意外好吃。想去成都尝遍美食,得听榜单一半,自己再瞎溜达一半。你们要是去玩,记得别光看热度,跟着脚步慢慢尝,保准吃到撑到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