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休年假,心血来潮想去成都逛吃,结果被攻略坑得差点当场表演川剧变脸。
第一阶段:盲目迷信网红攻略
出发前抱着手机刷了整晚,热门推荐清一色夸某家“必吃火锅”,还附带“本地人私藏”标签。我顶着下午四点的大太阳冲过去,好家伙,排队排到街对面卖冰粉的摊子都收摊了。饿得前胸贴后背坐进去,第一口下去我就懵了——锅底淡得能涮出我的倒影,毛肚老得像嚼皮鞋,结账时看到三位数金额更肉疼。老板还笑嘻嘻问“巴适不?”我心想巴适个铲铲!
第二阶段:转战旅行平台排行榜
不服气,又扒拉出某旅行APP的“成都景点TOP1”——某网红文创园。顶着37℃高温转了三趟地铁,进门就看见满墙的“到此一游”涂鸦,所谓的“文艺店铺”全在卖义乌批发的熊猫钥匙扣。最绝的是网红拍照点,排队半小时,咔嚓三秒钟,背景里还挤进五个挥舞丝巾的嬢嬢。走到腿断只拍了一手机“人从众”,出来还被门口卖“老字号兔头”的大爷宰了八十块,后来才知道菜市场同款才十五。
第三阶段:死磕网友实测帖
气得我在青旅床上摊煎饼,半夜刷到条冷门帖子:“被坑三次才筛出的真·TOP3”。立马摸黑记下:
- 红星桥巷子火锅:按导航拐进菜市场后门,油渍麻花的招牌下摆着塑料矮凳。锅底端上来就晓得稳了——牛油凝成红蜡块,花椒铺得密不见汤。隔壁桌大爷看我辣得嗦嗦吸气,直接喊伙计:“给妹儿倒碗醪糟!”结账人均五十,撑得扶墙走。
- 青龙湖骑行盲盒路线:租辆共享单车,沿着湖东路牌往北骑二十分钟,突然撞进大片芦苇荡。水鸟扑棱棱从膝盖高的草里飞出来,湖边木栈道上就三两个钓鱼的,手机随便一甩都是天然滤镜大片。
- 玉林菜市暗藏糕点铺:穿过卖辣椒面的摊子拐角,铁皮棚子下守着个玻璃柜。五块钱的蛋烘糕能塞双倍奶油肉松,白发婆婆现场烘饼皮,咬下去脆皮带着焦糖香,秒杀宽窄巷子那些流水线产品。
这TOP3我啃了两天包子才实测完,结论就一句:别信镀金招牌,成都的安逸都卡在咔咔角角里。你看门口排长队的店永远都只收现金,地图搜不到的茶馆板凳都磨得油亮——这才是真资格的老成都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