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突然一拍大腿决定去成都溜达三天,为就为了吃!提前熬夜翻攻略翻到眼冒金星,整了个本地老饕私藏的苍蝇馆子清单,这回行程全照着它来,带你们看看实战效果。
第一天直奔青羊区
早上七点跳下高铁拖着箱子就开冲,第一站必须整碗肥肠粉。导航摸到无名小巷子里的小破店,门口塑料凳都坐满人。老板娘抡着漏勺哗一下捞出粉,浇两勺红油加结子,肥肠炖得筷子一夹就烂乎,粉嗦起来带着红薯香,辣得我脑门冒汗还猛灌豆奶。
下午晃悠到宽窄巷子附近,专门拐进居民楼后院找蛋烘糕。老爷爷推的铁皮车都掉漆了,但面糊往小铜锅一转,三秒就鼓成小太阳。咬开脆边爆出麻辣牛肉馅,肉粒混着榨菜丁嘎吱响,当场囤了五个揣包里。
第二天钻进菜市场
睡醒直接杀向玉林菜市,本地大爷大妈拎着布袋在凉拌摊前排长龙。玻璃柜里红油泡着猪耳朵、无骨凤爪,我跟着前面大妈喊了句:"拌个三拼!"阿姨大铁盆哐当晃起来,花椒粉撒得我连打三个喷嚏。蹲马路牙子捧着饭盒吃,猪头肉弹牙得很,汁水把衬衣溅得斑斑点点的。
晚上摸到火锅店简直像探险,开在汽修厂隔壁的棚屋里。牛油锅底端上来还凝着白块儿,煮化后鸭血扔下去,咕嘟三分钟捞起带蜂窝眼,沾干碟辣得我耳朵嗡嗡响。结账才98块,出门看见老板蹲门口啃西瓜,还递给我半块解辣。
一天扫荡巷子尾
拖着行李箱勇闯抚琴夜市,烤苕皮摊位油滋冒烟。嬢嬢用铁铲压着苕皮在铁板转圈,酸萝卜折耳根塞得鼓囊囊,塑封袋一套递过来。烫得左手倒右手,咬开糯得粘牙,折耳根那股子中药味直冲天灵盖。
临走前冲去菜市场二楼吃蹄花汤,塑料棚顶漏着阳光。白芸豆炖得开花,筷子一戳猪蹄直接骨肉分离。最绝是蘸碟里青红辣椒碎,混着蒜泥往嫩肉上一裹,连汤带肉干完,上飞机还打着香喷喷的饱嗝。
回来翻照片发现个规律:好吃到跺脚的店都长这样:
- 招牌要么褪色要么压根没有
- 老板边炒菜边吼娃写作业
- 塑料凳比椅子多
- 饮料得自己去冰柜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