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和几个哥们儿约着在成都耍,结果大家天天问去哪儿玩我就寻思着,自己土生土长在这儿快四十年了,得分享几条精华路线给大家省省劲儿。说干就干,我掏了个小本儿,记录自个儿咋走的,从打头摸到尾,凑出这TOP5条线。现在老老实实把全程倒腾出来,大伙儿就当听个闲话。
第一步,我先整了个计划,挑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时间人少点,省得挤成饺子。早起喝了碗热腾腾的红油抄手,然后直奔春熙路那块儿。路线一:市中心购物探路。我从IFS顶楼那只大熊猫雕塑开拔,一路扫街逛春熙路、太古里,看那些潮牌店子。手头没带太多钱,就瞎溜达拍拍照,发现那街头小吃摊的锅盔特别香,硬是吃了个饱。下午接着绕到科华北路,瞧了瞧网红店,傍晚挤地铁回家,累得脚底板酸,但东西比网上吹得还新鲜。
隔天,我换了个调调,路线二:老街美食寻宝。一大早骑车奔宽窄巷子,从入口那块儿扎进去,人山人海但也热闹。我挨着摊子试吃,酸辣粉、龙抄手、糖油果子啥的一样来一口,边吃边记哪家最地道。中途拐到锦里古街,跟老店家唠嗑几句,顺便给手机充个电,整了几张风景照发朋友圈。晚上天黑了还点了个火锅外卖,撑得肚皮滚圆。这一趟下来,吃得爽歪歪,就是钱包瘦了点。
周四得调剂下,我选了路线三:山水自然疗愈。赶公交到青城山脚,一路爬山道,喘得跟牛似的,但满眼绿树小花,空气贼拉新鲜。中午在都江堰吃了个农家乐,尝了下河鱼汤,鲜得眉毛掉光。下午溜达堰池坝,边走边听风响,感觉像洗了个澡精神头。下山挤大巴回家,晚上泡个脚丫子,全身舒坦得不想动。
周末了,我拉上媳妇儿凑热闹,路线四:文化历史踩点。武侯祠开逛,拜了拜那三国雕像,顺手买了个手编小人儿送她。接着挪步到杜甫草堂,蹲那儿看诗词牌子,我俩瞎掰扯古事儿,逗得哈哈大笑。下午躲雨在茶馆点壶茉莉花茶,嗑着瓜子儿聊八卦,感觉时光慢悠悠。傍晚赶地铁,人不多也不挤,到家洗个澡就瘫了。
一天,路线五:休闲公园溜达。起个大早奔浣花溪公园,遛弯赏花喂鸽子,简单得跟散步似的。中途碰到一群老头下棋,我蹭过去学了招儿,输得片甲不留但挺乐呵。接着溜达到人民公园掏耳朵,那师傅手一抖痒得我直哆嗦,可舒坦极了。下午回家整理笔记,发觉这趟连玩带歇,一分钱没乱花。
整完了这五天,我这老胳膊腿快散架了,但心里美滋滋。经验之谈:成都就这味儿,慢吞吞又不乱折腾。大伙儿要走时,挑个合口味的路线,别贪多嚼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