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刚去成都耍了趟回来,趁着热乎劲儿赶紧给大家唠唠啥时候去最巴适。本来想着随便挑个周末杀过去,结果被本地朋友摁住了:"你龟儿莫慌!" 这才闷头做了半个月功课,跑了两趟才摸清楚门道。
第一次去就撞到枪口上
去年三月脑子一热买的特价机票,下飞机就晓得遭球了。羽绒服捂出一身汗,中午太阳晒得人发昏。紧赶慢赶冲到锦里,好家伙!人堆里挤得我前胸贴后背,举着糖油果子半天没找着下嘴的空隙。第二天去熊猫基地更离谱,排俩小时队就看个熊猫屁股——这群祖宗全趴在树杈上睡觉,脸都不带转一下的!晚上跟客栈老板吐槽,他跷着二郎腿笑:"春雨贵如油嘛你看墙根底下冒芽的竹子多水灵。"
回来恶补季节功课
翻了一礼拜攻略又揪着成都同学问,总算摸清套路:
- 三月底四月初:被朋友圈的油菜花海照片骗去了崇州。田野里黄灿灿的花浪确实安逸,就是乡间小道堵成停车场,举着单反的老法师比油菜花还密。
- 五月份突然开窍:工作日请年假杀了个回马枪。青城山雾气还没散透,石板路湿漉漉的反着光。背包里塞着枇杷边走边啃,爬到老君阁累得直喘,但抬眼望见满树粉白的鸽子花,瞬间回血!
- 七月跟雨季死磕:特意订了宽窄巷子旁边的茶馆。下午暴雨砸得瓦片噼啪响,我跟老板围着红泥小炉烤橘子。雨刚停就蹿出门,巷子里的青石板像泼了油彩,倒影里灯笼晃悠悠的红——这时候摸出手机拍门楼,包管朋友圈没人跟你撞图!
现在逢人就安利的经验
上周又带爹妈跑了趟,掐着十月底的点儿简直神操作!人民公园的银杏树黄得晃眼,老太太们坐在落叶堆里掏耳朵。去都江堰也不看水了,盯着宝瓶口两岸的枫叶傻乐。最绝的是回程前在文殊院门口,五块钱买了袋新炒的板栗,烫得左手倒右手,咬开甜得眯眼睛——要的就是这个热乎劲儿!
说白了嘛躲开黄金周是头等大事。三月看花记得带伞,五月爬山揣点零食,七月喝茶等雨停,十月直接往落叶堆里躺。下回谁再问我成都攻略,反手就甩他四个字:错峰!带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