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后台看见有粉丝问成都攻略,正好去年冬天我去耍了五天,手机备忘录还存着流水账。翻出来给你们唠唠,热乎得很。
第一站直奔宽窄巷子
早上七点半我就被酒店外头卖醪糟的吆喝声整醒了,裹上羽绒服扫了辆共享单车往巷子冲。青石板路冻得梆硬,刚过闸机就被个竹编熊猫挂件摊子绊住脚。老板看我举着手机拍簸箕里的小熊猫,直接用四川话喊:“妹儿买对噻!大的挂包包小的挂钥匙!”拎着四个熊猫挂件出来的我像个批发商。
武侯祠与锦里是连体婴
下午晃到武侯祠已经两点,红墙竹影里全是穿汉服拍照的姑娘。我蹭着旅行团的导游听三国故事,正听到张飞牛肉的典故,肚子突然咕咕叫。顺着人流往外挤,一墙之隔就是锦里!刚出锅的糖油果子三块钱一串,油滋滋的甜糯米烫得我原地蹦跶。蹲在采耳摊边啃兔头的时候,掏耳朵的铜镊子就在我头顶嗡嗡震。
- 糖油果子要选刚下锅的,凉了硬得像石头
- 采耳找巷子深处的老师傅,手法稳当不乱加价
青城山的滑竿是作弊器
第三天坐地铁二号线直达青城山脚,检票员瞅着我三十斤的双肩包直摇头:“妹妹背这么多咋个爬山嘛”果然走到月城湖就喘成狗。咬牙花了三百五坐滑竿,两个精瘦大爷抬着我噌噌超车登山队。在慈云阁喝茶时,抬夫大爷擦着汗笑:“女娃儿你比昨天抬的男娃轻二十斤咯!”突然感觉这钱花得真值。
熊猫基地要赶早
这可是血泪教训!一天睡到九点才去,排队进园就耗了四十分钟。太阳熊们全在树上瘫成芝麻团子,只有幼崽馆的小糯米团子还在折腾。保安大叔叉腰吼:“看屁!十点半收猫!明天请早!”隔天我七点顶着鸡窝头杀过来,终于看到滚滚抱着嫩竹笋嘎嘣脆,拉青团的样子都萌得肝颤。
东郊工厂改的文艺癌晚期
临走前当地朋友拽我去建设路。老厂房改的画廊咖啡店混着钢管楼梯,生锈的龙门吊下头小年轻在拍婚纱照。朋友指着红砖墙上的藤蔓说:“十年前这儿机床声吵死人,现在搞文艺的比耗子还多。”我们在锑锅麻辣烫店里啃脑花的时候,外头玩滑板的少年正摔得四脚朝天。
这趟下来最大的感悟就是:
- 别信网红店的队!隔壁巷子味道更地道
- 景区门口举牌的黑车千万别上,手机打车软件打开
- 肠胃药揣兜里!我第三天被火锅辣得蹲了半小时公厕
昨晚翻相册又看见我在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嗑瓜子的傻样,竹椅子嘎吱响,掺茶师傅的长嘴壶差点浇我脖子里。要问成都哪点最安逸?就是这种下一秒要翻车却突然笑出声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