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粉丝问我,成都旅游到底去哪儿找吃的,我就想着亲自去一趟,完完整整整记录下来。结果上个月还真抽空跑去了,今天就把这趟折腾分享给大家。
我是在刷抖音时看到成都有啥地道馆子,评论区一堆人推荐。我就琢磨着,正好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订个机票走人。查了下机票价,挺划算的,就直接网上订了票。到了成都机场,刚下飞机就饿得不行,我立马打车先找个地方歇脚。好在提前预订了酒店,在春熙路附近,离各种吃的很近。
怎么找地道馆子的过程
早上起来,我先在酒店问前台小哥,“哥们,成都美食哪儿地道?”他挠挠头说,“你得去老街转转,别信网红地方。”我半信半疑,决定先自己逛逛。手机开了地图app,输入“成都美食”,跳出来一堆推荐,但点开一看全是广告和游客团。我就转战问本地朋友,微信上有个成都老铁直接甩了句,“你要吃真的?我带你!” 结果那天下午,这朋友真开着电驴来接我,边走边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变了味儿,得找老字号。”
第一个点去了锦里,人山人海的,逛了一圈全是卖纪念品的,吃的东西像担担面啥的,尝了下一般般,朋友就说,“别在这儿浪费时间,咱去小巷子里试试。”接着骑到一条老街区,巷子窄得只能过一个人。朋友指着个小门面说,“这家开了几十年,比那些旅游区强百倍。”我进去一看,排队排老长,硬是等了半小时才吃到。
尝过的7家地道馆子
从头到尾试了7家,全是朋友领着去的,有些店连招牌都破破烂烂的,但味道绝了。下面挨个说说。
- 第一家:龙抄手老店朋友一路念叨,“必须去这家老字号。”在宽窄巷子边上找到的,门面旧旧的,我点了个原汤龙抄手。店员大姐端上来时,抄手皮薄馅多,咬一口汤汁四溅,辣得眼泪流,还带点麻味,朋友直笑说,“这才是成都味儿。”
- 第二家:串串香小摊晚上逛到玉林路,朋友说,“街边摊比啥大店都靠谱。”找了个三轮车摊,老板是个大叔,自己烫菜。我点了牛肉和豆腐串,蘸上辣椒酱,一串一串往嘴里塞,辣得嘴发麻,但贼过瘾,朋友还教我,“吃完得配瓶冰啤酒。”
- 第三家:担担面老馆子第二天一早,朋友领到一条老巷子,馆子墙上全是油渍。老板是个大爷,亲自煮面。我尝尝他们家的担担面,面条筋道,酱汁带花生香和辣子油,咸中带麻,就花10块钱一碗,朋友说,“几十年就靠这手艺。”
- 第四家:肥肠粉小店接着骑电驴拐到个菜市场旁边,小门面里都是本地人。我点份肥肠粉,肥肠洗得贼干净,吃起来Q弹不腥,粉汤里加了红油,一吸溜下肚,身子暖和了。老板挺热情,聊着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干了。”
- 第五家:兔头老铺下午在驷马桥那边,朋友非拉我去。铺子窄得就站俩人,老板用大锅煮兔头。我啃了个五香的,肉质嫩得带骨,麻麻辣辣的,连嚼几下还甜丝丝的。朋友提醒,“吃这得用手抓,别装斯文。”
- 第六家:麻婆豆腐小馆接着走几步找到个不起眼的馆子,朋友说,“他家豆腐一绝。”我点了份麻婆豆腐,豆腐嫩到入口即化,辣豆瓣酱香喷喷的,配上大米饭吃,干光一碗还想加。老板端来时不忘说,“趁热,凉了没味儿。”
- 第七家:火锅老店一天晚上,朋友非让我试他们的本地火锅。去了个老社区店里,老板用自家熬的牛油锅底。我涮点牛肉和毛肚,蘸着蒜泥酱油,肉涮三秒就嫩嫩的,油香十足,边吃边流汗,朋友笑着说,“吃完喝碗稀饭最解腻。”
试完这些,朋友送我回酒店时还总结说,“以后别信网推的,得靠腿走。”我自己总结下,这趟下来尝得撑死,但真值了。味道地道的不在景区,都在老巷子里,价格还便宜。回程路上我记好笔记,直接发个朋友圈,一堆人点赞催我分享。今天整理出来,各位下次去成都照着试,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