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十大必去景点攻略大全?老司机教你高效规划行程表!

为啥要去成都玩?

上周突然来了兴趣,决定带老婆去成都溜达溜达。我这个人,平时就喜欢到处跑,这回看成都成了网红城市,抖音上全是吃火锅的视频,馋得我直冒口水。于是二话不说,打开手机查了查机票,选了最便宜那个班次,订了就完事儿。结果忘了看天气,刚落地就下小雨,这波操作真是坑自己。

研究十大必去景点

一到酒店就抓瞎了,成都那么大,景点又多,我哪知道先去哪儿?急急忙忙翻手机,到处搜什么“成都十大景点”。看了一圈发现,网友都在推荐这几个地儿: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锦里、武侯祠、大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春熙路、文殊院、乐山大佛。乱七八糟的信息太多,我干脆自己列了个单子,一个个对比。重点是要挑出精华的,不能瞎跑浪费精力。

  • 大熊猫基地—听说人挤人,得早点去。
  • 宽窄巷子和锦里—适合晚上吃小吃,白天人太多。
  • 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文化味浓,但走起来累腿。

看了半天攻略,我琢磨出关键:得按地理位置分组,省得跑重复路。宽窄巷子和锦里离市区近,排一块儿;大熊猫基地在郊区,得单独一天玩。定下来十大景点,再琢磨怎么高效串起来。

高效规划行程表

行程表不能光纸上谈兵,我得整实际的。先拿个本子,画了张大图,把成都地图大概描出来,然后点对点连线。第一天从简单入手,去宽窄巷子晃悠,下午直奔杜甫草堂,晚上吃火锅歇息;第二天玩武侯祠加锦里,挨得近;第三天赶早去大熊猫基地,回来再逛逛春熙路;第四天就开远点,先爬青城山,然后拐去都江堰;第五天是文殊院和乐山大佛。这样分组省时省力,每天两到三个景点,不至于累趴下。

  • 早上8点出门—避开早高峰堵车。
  • 中午1点前搞定午饭—景区东西贵,带点干粮。
  • 晚上7点前回酒店—避免太黑不好走。

我还设置了缓冲时间,万一堵车或下雨,就能临时调换。整个规划下来,差不多5天搞定十大景点,效率杠杠的。

成都旅游十大必去景点攻略大全?老司机教你高效规划行程表!

实际玩下来的经历

真玩起来可没那么顺当。第一天去了宽窄巷子,人多得像下饺子,挤得我和老婆汗流浃背,随便拍了点照片就走人了。下午到杜甫草堂,文化氛围还行,但走多了腿酸。晚上按计划吃火锅,等了俩小时才排到位,吃完回酒店倒头就睡。第二天更精彩,武侯祠的红墙适合拍照,然后锦里的小吃摊一条龙,吃了个肚圆。第三天去大熊猫基地,一大早就排队,看见憨憨的熊猫幼崽,可爱得不行;下午逛春熙路买点纪念品,腿都快断了。

第四天是重头戏,青城山爬得我喘不上气,台阶多得要命;都江堰工程看着壮观,但讲解听得昏昏欲睡。第五天轻松点,文殊院安安静静,晚上去乐山大佛远眺了下,天黑了看不太清。行程表帮了大忙,省了重复跑路,不然我这种路痴肯定折腾死在路上。

总结点教训

整趟旅行下来,高效规划确实靠谱,但教训也不少。别学我贪多嚼不烂,十大景点全挤进去,玩下来累得够呛。建议大伙儿挑着去,文化类的像杜甫草堂、武侯祠适合带爸妈;吃货就盯着宽窄巷子和锦里;喜欢动物直接去大熊猫基地完事儿。行程表要灵活点,加些休息时间,别把自个儿整垮了。下次我再出去溜达,肯定精简些,玩得更舒服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