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地成都双流机场那会儿还有点懵,手机导航都戳不利索。直接掏出打车软件叫了个车,结果司机大哥一开口就是椒盐味儿普通话,我俩互相"?"了三遍才搞明白去春熙路。路上瞅见成都的天,灰蒙蒙的,跟老家腌酸菜的缸一个色儿。
第一天:市区乱窜
中午拖着箱子冲进青旅,甩开行李就奔宽窄巷子。人挤得跟下饺子似的,举着糖油果子边啃边挪,三步一个掏耳朵摊子,五步一个变脸艺人。竹椅子还没坐热乎,旁边大妈突然扯嗓子开唱川剧,吓得我手里冰粉差点扣地上。
-
下午三点忠告:
- 千万别在景区买30块一碗的担担面
- 三大炮听着响就仨糯米团子
- 掏耳朵的竹镊子看着挺唬人,痒酥酥的
晚上摸到人民公园鹤鸣茶社,七拐八拐才抢到个竹椅子。掏20块钱要了杯碧潭飘雪,结果看旁边大爷自己带着保温杯嗑瓜子,肠子都悔青了。天擦黑去锦里看红灯笼,挤在人堆里拍了几张糊成马赛克的夜景,还被路边采耳摊拉客的追着问了三回"帅哥掏不掏嘛"。
第二天:熊猫与火锅的战争
早上七点半顶着黑眼圈滚去熊猫基地,排队排得脚底板发麻。9号别墅里三只熊猫摞着睡,屁股对着游客,就一只幼崽抱着竹竿啃得叭叭响。走到腿快断的时候,终于在月亮产房隔着玻璃看到俩熊猫崽打架,胖爪子啪啪互扇,比刷短视频解压多了。
-
午饭血泪史:
- 被出租车师傅忽悠去"本地人才吃的火锅店"
- 红油锅里捞起坨不明物体,服务员说是兔腰
- 灌了两瓶豆奶还是辣得狂擤鼻涕
下午蹲在太古里看网红街拍,小姐姐们裹着貂皮短袄光腿踩高跟鞋,我跟穿着冲锋衣的路人蹲在花坛边啃锅盔,活像两个进城务工的。晚上去九眼桥晃荡,酒门口销售小哥拉住我就喊"兄弟我们有俄罗斯女娃子",吓得我拔腿就往河对岸跑。
第三天:文化苦旅
在武侯祠看诸葛亮泥塑像,蹭导游听到"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场笑出声。锦里商业街的银饰铺子跟丽江古城长得一模一样,忍住没给同事买变脸娃娃。中午找到家社区蹄花店,38块钱端上砂锅比脸盆大,雪豆炖得稀烂,汤都喝得见底。
回程前挤时间去文殊院烧香。刚跪拜完抬眼一看,隔壁大妈拎着塑料袋往功德箱塞了把蔫青菜,和尚眼皮都没抬就收下了,这操作看得我原地石化。赶飞机路上让师傅绕道买兔头,五香的麻辣的各要俩,结果在安检口被要求开箱检查——四个兔脑袋齐刷刷瞪着安检员,场面一度非常诡异。
-
保命
- 春熙路酒店贵但交通方便,住西门得备好打车钱
- 所有景区的小吃价钱能翻三倍
- 吃火锅建议鸳鸯锅,别信微辣
- 看熊猫必须赶早,下午去只能看屁股
回来翻照片发现全是熊猫屁股和火锅红油,朋友圈点赞最多的居然是那碗救命的豆奶。这趟算是明白为啥说少不入川了——三天胖五斤,现在看见竹叶都想蘸辣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