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和几个朋友一拍大腿,决定去成都玩儿一趟,顺便把黄龙景区给逛了。那会儿没多想,就觉得风景好、空气新鲜,还能拍点美照发朋友圈装逼。谁知道这一趟踩坑踩得我腿都软了,回来好几天才缓过劲儿。
准备工作我大意了
我先上网搜了一堆攻略,看到有人说黄龙美如画,高原蓝得像海,马上激动得不行。直接订了机票和酒店,以为没啥大问题。结果一查天气,才知道十月份那儿已经开始冷了,我带的都是单衣短袖,连个厚外套都没备。
出门前一天,我随便塞了个背包:充电宝、相机、零食,还有个保温瓶就出门了。心想自己当过几年户外爱好者,肯定没问题。结果上飞机前,朋友提醒我高原反应这事,我才慌里慌张跑去药店买了点氧气瓶和红景天。现在想想,真该早做准备,免得临时抱佛脚。
到黄龙现场直接傻眼
从成都坐大巴过去,一路颠得我吐了好几回。好不容易到了景区门口,排队买票又花了两个小时,人挤人得像菜市场。天气倒是挺凉快,但那个风刮得我直哆嗦,后悔没带羽绒服。进了景区,我沿着栈道往上爬,风景确实漂亮,五彩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一顿猛拍照,结果没走多远就开始头晕喘不上气。
最坑的是,高原反应突然袭来,我头晕眼花差点栽地上。氧气瓶吸了几口才缓过劲儿来。半路还碰上卖东西的小贩,一碗热汤要50块,我嫌贵没买,朋友贪便宜尝了,回来就拉肚子。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晚上住宿那叫一个遭罪
玩完一圈累得趴下,我订的酒店在景区附近,看着网上评价不错,实际一到地方心都凉了。房间又小又旧,暖气坏了,半夜冻得我缩被窝里直打颤。前台还推三阻四,说设备维护,害得我和朋友裹着毯子取暖。那晚一点没睡第二天爬山路都晃悠。
回来后才懂啥叫教训
折腾完了回成都,我连着几天头疼脚酸,翻照片都提不起劲。复盘下来,全是准备不足惹的祸。还好有个朋友是老驴友,听完我吐槽直摇头,说黄龙那地方海拔高、天气变化快,不注意准出大事。我这才明白:旅游不是瞎闯,得多长心眼。拉了个清单,下次再去一定照做。
避坑必备清单我总结这些
- 衣服多带几层,羽绒服加秋裤必不可少,别嫌臃肿,冻起来受不了。
- 提前一天吃红景天,备好氧气瓶和常用药,高反真不是开玩笑的。
- 吃的东西别贪便宜,带点面包干粮或酒店里解决,路摊上容易闹肚子。
- 住宿千万网上看实拍评价,选暖气和卫生靠得住的,否则睡不踏实。
- 景区人多时早点出发,排队少一半时间,不然挤成沙丁鱼罐头。
这些经验都是血泪换的,那次要不是朋友拉我一把,我估计得趴在景区睡一晚。现在出门旅游,我都会把这清单塞包里,比啥都管用。朋友们听我说完,都说下回组队去,我一定当领队把关,省得再踩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