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遭遇属于中公教育未履行“不过全退”合同义务的典型违约情形,以下是维权建议与路径指引:
一、违约事实与法律依据
合同条款有效性
中公教育提供的协议中“考试不过30-45个工作日内全额退费”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属于有效约定;
超过约定时限未退费已构成违约,需承担《民法典》规定的继续履行或赔偿责任。
中公教育违约证据
关键材料:培训合同原件、缴费凭证(银行流水或收据)、退费申请提交记录(如邮件、系统截图);
补充证据:与工作人员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电话录音)、监管部门投诉受理回执。
二、维权路径与操作步骤
(一)多渠道投诉施压
线上投诉平台
黑猫投诉平台(tousu.sina.com.cn):提交完整证据链,平台将转交中公教育处理并公示进展(参考案例);
12315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12315”或官网提交投诉(选择“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管辖)。
属地政府部门
向培训机构所在地(合同中约定的管辖地)教育部门书面举报违规经营行为;
同步邮寄《律师函》至中公教育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3号汉华世纪大厦)。
(二)司法途径
集体诉讼
联系同批次未退费学员组建维权群,委托律师发起集体诉讼(参考江西鹰潭45人维权群模式);
诉讼请求可主张:退费本金+逾期利息(按LPR计算)+诉讼费用。
线上立案
通过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提交立案申请,选择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通常为北京海淀区法院);
需上传证据材料电子版,诉讼状模板可参考中国裁判文书网同类案件。

三、风险提示与应对策略
中公教育常见拖延话术
“分期退费”:可明确拒绝非合同约定的分期方案,要求一次性支付(参见吉林学员拒绝分期成功案例);
“系统故障”:要求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作为后续诉讼证据。
财产线索保全
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中公教育对公账户资金(参考2023年山西大同学员执行案例);
通过天眼查等工具监控企业财产变动,及时追加执行标的。
注:当前中公教育退费缺额仍较大,建议优先采用诉讼保全措施。若接受调解分期,需在法院见证下签订还款协议并设定违约金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