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蹲电脑前刷成都旅游攻略,越看越馋火锅味了。突然弹出来个广告,“599玩转成都五天四夜!包吃住景点门票”,红字加大加粗晃得我眼晕。心里嘀咕这价够住两晚酒店吗?手指头不听使唤就点进去了。
一、网页查得欢,客服聊得嗨
页面做得跟过年似的,大红大黄写着“政府补贴”“限量抢购”。我留了个电话,三分钟不到客服就来敲微信了,开口喊哥闭口保证纯玩,还甩过来电子合同。我盯着行程单里“古街特色店参观”这种字眼问:“这不就是购物点?”人家回复可快了:“哥您放心!就是让游客歇个脚喝口茶!”心想599住四晚吃十二顿,羊毛不薅白不薅,脑子一热就转账了。
二、落地就挨闷棍
飞机晚点到半夜,接机小车塞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导游举着喇叭喊:“各位都是聪明人!咱这价连油费都不够,大家得支持工作!”凌晨两点拉到三环外宾馆,墙皮掉得跟牛皮癣似的。同屋大哥掀开被子就骂:“这TM是‘商务酒店’?被单都能搓出火星子!”
三、景点变闪电战,购物点当持久战
后面三天简直魔幻:早上六点被哨子吹醒,熊猫基地给一小时,跑着看熊屁股都来不及。导游举着小旗子跟赶羊似的,进了购物点立马换个人。在玉石店困了两小时,销售小妹抱着我胳膊哭诉:“哥哥不买我月底要罚跪的!”同车大妈被忽悠刷了三万八买翡翠,出来才发现收据章是“工艺礼品公司”。
四、自费项目比门票还狠
说好的免费变味王麻:看川剧要自费180坐前排,都江堰电瓶车另收80。吃火锅时导游突然拍桌子:“咱这桌不点红汤锅底就是看不起四川人!”结果鸳鸯锅硬被换成特辣红锅,结账多掏二百八。那天拉去丝绸厂,我缩在后排装睡,导游直接指着我鼻子开骂:“某些人团费才出几个钱?要不要脸!”
五、回家按计算器手抖
落地开机算总账看得我手抖:
- 行程外自费:电瓶车80+川剧180+火锅280
- 被逼购物:给老妈买的“蚕丝被”880(后来烧了下冒黑烟)
- 隐形消费:每天矿泉水10块,租讲解器50
花销奔着两千去了,这还不算被浪费的四天年假!回头翻合同傻眼——行程里所有景点都标着“途经”或“外观”,购物点全写成“文化体验”。

这趟可算把低价团的皮扒明白了:不是天上掉馅饼,是地上挖深坑。真要玩成都,要么老实做攻略自由行,要么找个靠谱纯玩团。那些打着“特惠”旗号的,劝各位捂紧钱包跑快点。下次谁再跟我提低价团,我直接拿这血泪史拍他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