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大水井一日游 利川到大水井怎么自驾

本文目录

  1. 利川到大水井怎么自驾
  2. 湖北古村落·利川大水井
  3. 利川一日游去哪里好
  4. 利川大水井到勝龙洞有多远

利川到大水井怎么自驾

利川市走利北路向北进入318国道,到瓦窑坪附近三岔路口右转015县道,到石河附近右转白庙街,到新民村附近左转利奉大道、右转丽凤大道,过了牌楼进入249省道,直到利川市柏杨坝镇大水井古建筑群。全程45公里,自驾约需1小时3分钟。

湖北古村落·利川大水井

湖北古村落

大水井

“正月里是新年,妹娃子去拜年”当一首土家民歌,响彻维也纳时,人们不禁会在脑海生出念想,到底是怎样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如此婉转而朴素的歌曲。而这首歌的的源头就在恩施利川的柏杨镇上,而就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却屹立了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大水井古建筑群。

大水井,因井而名。它坐落于《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

沧海桑田的变迁,造就了大水井奇特的地质地貌。这里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景色秀丽,尤其大水井旁的龙桥河,两边悬崖千仞,瀑布高悬;谷下河流湍急,奇石林立。然而,大水井是不能仅仅作为风景来看的,它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时间回溯到百年前。逃荒的李家祖上是湖南巴陵县的两兄弟,在到四川的途中路遇贵人,便留在了利川。头脑灵活的两兄弟抓住机会慢慢发家致富,随后开枝散叶,繁衍出一个大家族。在这深山中,李家可算是“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

李氏庄园为李家第五代孙李亮清的旧宅,庄园从清代中期开始营建,知道解放前夕仍没有完全结束。庄园是一座设计独特,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复合型名居。共有24个天井,170余间房屋,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

咋一看,李氏庄园并非中规中矩的完全对称,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它在风水上不讲究,恰恰相反,李氏庄园在地理位置上“北望齐岳山、南靠寒池高岭、东揽尖刀古观,西控九龙雄关。”换成江西学派的风水说,它占据了一个很好的祖山龙脉,“前有照,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基于这种非对称结构,庄园的朝门也并非正中,而是位于庄园东北,与正屋中轴线称45°夹角。这样的朝门正对河流水口,取“龙跃大海”之意。其实这样的朝门带斜在巴蜀一带十分常见,他的优点是打破对称单一的结构,使整个建筑群在对称中有变化。故张良皋先生在《老房子》一书中称这种建筑方式有着“后现代的解构意味”。

朝门上仿石匾额乳白如玉,上书“青莲美荫”四个大字,攀护李白为祖先,借扬李氏身份不俗。气派宏伟,不乏文化内涵。据说是骊少鸿在襄阳做官时,请意味著名书法家书写。进入朝门,即进入庄园前院,庄园前院更是气度不凡,极尽创意,200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前廊拱卷欧式方柱粗壮挺拔,雕凿精美,堆塑华丽。两侧吊脚雕梁画栋,可谓匠心独运,土汉结合,中西合璧。穿过院坝,上石梯十余步,即进入庄园正门。正门后为大厅,一条西式柱廊横贯左右,高大的方柱,弧形的廊檐上白灰堆花,气势粗犷而壮丽,与两边厢房秀丽的土家吊脚楼相映成趣。

 从庄园中轴线从前至后由底就高排列着三大殿,为建筑主体,两侧屋宇相连,天井密布,一室一景,阁楼呼应,气象万千。最具特色的“走马转角楼”、“一柱六梁”、“一柱九梁”的建筑格局,备受建筑行业的推崇和借用。其装饰艺术也令人目不暇接,精雕细刻的柱础,玲珑剔透的窗棂,造型奇异的廊柱,曲径通幽的走廊,精致豪华的陈设,使整个庄园富丽堂皇而不俗气。

在欧式建筑的大门上方写着“业绍龙门”四个大字,下面横框内写着“大夫第”三字。入其内,犹如是进入了艺术的殿堂。中堂右为花厅,左为帐房,花厅内栏墙水池、窗棂几案精雕细刻,陈设豪华;账房天井内花木盆景,布置典雅,天井粉壁上一个一米见方的正楷"忍"字,笔力遒劲,约一米见方。丹池“忍”字两旁楹联为:新知涵养转深沉,旧学商量加遂密。

后堂为庄园主人李亮清及子居室,庭前桂子飘香,阶上花草簇拥,十分幽静。

前厅、中堂、后堂皆设有井,沿天井回旋上下左右,逐台升高,楼道互通,而彩楼迂回高矗,可观整座大院,有数门可供出入。院内的窗棂有雕花和石刻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天井中的防火池或方或圆,或刻或雕皆为一体。更奇的是174间房屋竟然没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木骨架,回廊彩檐吊脚楼,按“风水”、“八卦”及地理条件,环环相扣,互相依托,互为衬顶,布局随心所欲,恰到好处,而又不乏严谨,下雨天,到庄园每个房间都不会湿脚。由于建筑是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年间,由东而西多次兴建,所以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这一个个窗饰,一处处石刻,仿佛是凝固的音符,组成一部无声而恢宏的土家民居建筑交响乐,穿越历史和时空在耳边久久回荡。

离李氏庄园百米之遥,坐落着一座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座落于大水井李氏庄院和高仰台李盖五住宅之间。原为土家人黄氏老宅及祖墓,清乾隆后为李氏所有,并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动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落成,改建成李氏宗祠。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规模宏大,宗祠前方是一壁用巨大条石纵联砌成的保坎,高约9米。宗祠左、右、后三方是一圈总长400米、高8米,宽3米的护墙,护墙内圈园林及古土家族黄氏墓地约10000平方米。墙上梯石依山势逐级拔高,每梯皆为整块,一般重量约千斤,最重者竟达5000斤以上。修建时交通不便,石料多用牛拉人抬,人伤牛死,时有发生。护墙四角炮楼突兀,保坎栏墙及整个护墙上依次布设枪眼、炮孔100个,远远望去俨然一座石老的城堡巍然矗立于莽莽大山之中,显得格外森严。      李氏宗祠为宫殿式建筑,三殿两厢,硬山式瓦顶,周为砖墙,两侧风火垛子高耸。风火垛三台垛头,垛头、垛沿及宗祠墙壁上彩瓷镶嵌十分丰富,花、鸟、虫、鱼造型生动,琳琅满目。据考,这些瓷嵌所用瓷片皆为修建时从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等处运来的新碗、新盘,按构图所需敲碎后精选而得,其用料之讲究,耗资之巨大可想而知。 宗祠前壁开大门三洞,俗称左山门、中山门、右山门。左右二山门通厢房,额题"居之安","平为福";中山门通大殿,"李氏宗祠"匾额在"十八学士登瀛州"、"洛阳桥"、"黄鹤楼"等琉璃画的烘托下金光闪烁,分外夺目。中轴线上三个大殿排列有序,占地面积宽15米,进深依次各为9米、10米、10米。前殿、后殿分别与左右两厢取结,中殿四面皆为规整块石铺就的院坝。三殿梁柱大可合抱,柱上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淫为万恶首;孝是百善先"等,以宣扬孝悌,耕读和因果报应为主,黑地金字,重在立意,对仗不求工整。梁架托木上雕刻精美,渔樵耕读、栩栩如生。特别是蝙蝠、翔凤等浅浮雕吉祥图案几乎到处都是,飞彩鎏金,把整个殿堂装点得一片辉煌。"此处有崇山峻岭之异;其人非礼门义道不由。"中殿左右两外侧壁下,各有大石板建成的水池一口,左名"廉泉井",壁书一大"忍"字;右名"让水池",壁书一大"耐"字。既可用于消防、养鱼,又从一个侧面点名了儒家思想在整个建筑和家教中的主导地位。解放前,后殿檐下高挂"魁山堂"匾额,黑地金字,肃穆大方。神龛上供李氏列祖列宗牌位及李廷龙夫妇木雕形象,晨钟暮鼓,香烟袅袅,终日不绝。中殿又称"拜殿",是李氏祭祖时宣讲族规的中心殿堂,四周陈列着木刻族规和家训,朱底金字,书法、刀法堪称双绝。 除三个大殿外,两厢共有房屋66间,左厢设讲理堂及族长、执事住房;右厢设银库、帐房、仓库。讲理堂中有"过失桥"巨石一块,长3.81米,宽3.45米,厚0.27米,石中阴刻太极风云纹,四角各阴刻蝙蝠一只,是当年李氏放长执行家法和审理案件的地方。族人犯规,跑在过失桥上,任随族长训斥、责罚。穷人"犯法",跑在过失桥上听候发落。从宗祠东角下石级72步,有古井一口,泉水甘洌,四季不枯。水井原在墙外,民国十九年,川军贺国强千余人进攻李氏宗祠,李氏据险相抗,相持三个月不下。后来,贺国强采用围祠断水策略,方使李氏妥协。事平后,族长李盖五采纳贺国强建议,扩建围墙,将水井包入院内,并在墙外亲书"大水井"三字,每字70厘米见方,行书阴刻,气势狂放。大水井李氏宗祠依山傍崖,祠内堂住乡勇30余人,荷枪实弹,易守难攻。护墙左右唯二石门供人进出,西为"望华门",门侧建牢房,又名"生门";东为"承恩门",直通天然刑场,又名"死门"。李氏族长既是当地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武装首领,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穷人"犯法",判生则从望华门放归;判死,则从承恩门绑赴龙桥刑场,掀下万丈悬崖,活活摔死。龙桥是一座天然岩桥。它横跨于天堑之上,桥头绝壁如削,尖刀观老岩犹如一面巨大的白旗直插云天。桥高百丈,桥下水流湍急,轰轰然只闻其声,不见其流。 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这也正是大水井名字的来历。相传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坚守宗祠,因水源被断,不得不投降讲和,后来才建起了这座坚实的城墙。解开水井的真面目后,不禁让人觉得它名不副实,大水井实质上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有些小气,但当你低下头喝一口这百年不干涸的井水时,你或许就能品出那段历史的悠远回味。

而李盖五在大水井历史上挥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赞者认为他是一位豪雄,能文能武,保证李氏家族不遭匪患;但也有人说他心狠手辣,穷兵黩武。无论后人如何评说,他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一座他修建的庄园还矗立着,仿佛要像来往的行人诉说出他主人当年的风光。

高仰台庄园距大水井李氏宗祠和李亮清庄园8公里,是李氏家族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的豪宅大院。是一处占地2000余平方米,共有4个天井,房屋40余间的建筑群。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李盖五因与兄弟分居,造宅于此。庄园基址所在地原名“葡萄瓮”,是半山坡上的一方台地。据说形似双鹤抱蛋,是个主官主富之地。主人嫌原来“葡萄瓮”的地名俚俗不雅,取高山仰止之意,把此地命名为“高仰台”。

高仰台庄园建筑群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之后,外围有一道高大的石墙将庄园包裹,东侧主体部分耸起一个高大的砖砌门楼,是庄园的朝门,通高7米,分别分上中下,左中右三段式,四柱三间格局,外涂白粉。顶部装饰以巴洛克式的曲线,柱子额坊都有线脚勾勒,典型的欧式风格。门楼中心间略凹进一道门券洞,紧贴券洞竖一石门框。门框内即两扇木质大门。门楼高出两侧配房,并侧向一边,与两边形成一个错开的角度。两侧配房均两层坡顶,外墙连续开欧式尖券窗或拱券窗。从外面看,东端高高的绣楼露出屋顶飞檐,非常壮观。

进入宽敞的门楼,一方四合庭院豁然眼前,正对的正厅,高大严整,开阔大气。庭院左侧配房后再经过一道天井,便来到绣楼的底层,上有一圈走马转廊。整个庄园为中西合璧合院式风格,厅堂厢房,交错有致,天井相连,楼台亭阁,前后呼应,柱础花窗,装饰细腻。

时光荏苒,这座豪华大宅如今已人去楼空,早已不见了当年的繁华,昌盛了几百余年的李氏家族随着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的逝世而迅速衰败。

关于李氏家族的兴衰,当地还流传着不同的传说,他们像是诡秘的影子,令人难以琢磨,或许,一切的秘密都隐藏在了这青山绿水的墙头屋瓦之间,随着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与兴亡更替,房子已经垂垂老矣,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当人们注目寻问,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的风尘,大水井古建筑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记录了一个土家土司的兴衰。而如今他的存在正好比那口泉水喷涌的大水井,只待你深深弯下腰去。

利川一日游去哪里好

利川一日游适合玩的景点有:老屋基民宿、腾龙洞、龙船水乡、佛宝山、大水井、玉龙洞、苏马荡、齐岳山、鱼木寨、丽森农业生态观光园等。

老屋基民宿:集中于姚家河与郁江交汇处,清乾隆年间,土著马、黄、覃等姓在此造房安居,渐行街坊;清光绪年间,邑人勇麻条石铺成长1100米,宽6米鱼背脊街面。

腾龙洞:腾龙洞西南起于腾龙洞洞口,与明岩峡峡谷景区相连;西北抵于黑洞洞口,与雪照河峡谷景区相通,总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展布,是一个沿清江河谷延伸的狭长景区。

龙船水乡:顺清江泛舟而下,江水碧绿如缎,风光秀丽,春意盎然;两岸山峰耸峙,波光峰影,丛林相映,充满诗情画意。龙船水乡风景区是一处中国最理想的避暑度假胜地,是理想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

佛宝山: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莼菜发源地和世界著名民歌“龙船调”的故乡。山水相连,浑然天成,素有清江、郁江两江源头之美称。境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大水井: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水井村,是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末清初,其建筑规模宏大,整个建筑雕梁画柱,工艺精巧,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

玉龙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岩溶地貌广泛,是一个溶洞的王国,奇洞异窟,星罗棋布;象形山石,栩栩如生。是一个原生洞,洞中景观有如仙山琼阁,完全是一个童话世界。

苏马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的景区,景区森林密布、凉爽宜人、宁静自然,风情独特,是人们休闲、度假、纳凉的绝佳去处。

齐岳山: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西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这里夏季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现有跑马场三处,是度假避暑休闲的理想之地。

鱼木寨:景区内城堡寨墙、古栈道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关险道惊心动魄,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

丽森农业生态观光园:国家AAA级景区,是一家集特色农业产品开发,民宿旅游、休闲度假、美食娱乐、商务会议等综合业务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俗别有风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称。

利川大水井到勝龙洞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78.6公里

起点:大水井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8.9公里,左前方转弯

2.行驶5.4公里,左转

3.行驶580米,直行

4.行驶1.8公里,过左侧的八圣村,左前方转弯

5.行驶420米,左前方转弯

6.行驶610米,稍向左转

7.行驶3.2公里,过右侧的木坝村,左前方转弯

8.行驶3.7公里,左前方转弯

9.行驶6.0公里,右前方转弯

10.行驶50米,右前方转弯

11.行驶560米,左前方转弯

12.行驶560米,左前方转弯

13.行驶550米,左前方转弯

14.行驶1.1公里,右前方转弯

15.行驶440米,左转

16.行驶210米,右前方转弯

17.行驶420米,右前方转弯

18.行驶1.3公里,左前方转弯

19.行驶380米,左前方转弯

利川大水井一日游 利川到大水井怎么自驾

20.行驶250米,右前方转弯

21.行驶150米,左前方转弯

22.行驶230米,右转

23.行驶60米,右前方转弯

24.行驶70米,左前方转弯

25.行驶8.7公里,右前方转弯

26.行驶5.0公里,左前方转弯

27.行驶6.4公里,右转进入两汇路

28.沿两汇路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普庵路

29.沿普庵路行驶2.5公里,右前方转弯

30.行驶450米,左转

31.行驶6.5公里,直行进入南环大道

32.沿南环大道行驶2.5公里,朝G318方向,左转进入腾龙大道

33.沿腾龙大道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旅游路

34.沿旅游路行驶4.1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腾龙洞风景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