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山旅游
金刚山在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王家坪村。
在宜昌有一个小众的旅游景点,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夷陵区乐天溪镇王家坪村的金刚山。离城区只有半小时的车程。金刚山海拔高达1125公尺,是著名的赏枫名所。入秋后满山的树叶变成通红的枫叶,远远望去,娇艳似火,美不胜收。
上山可乘坐缆车,体验6分钟的空中散步之旅,脚下是漫山的枫叶,山顶的视野让你不由自主的放慢呼吸去感受自然。下了缆车沿着登山步道一路登顶,沿途处处都是枫叶,是非常难得的享受。每年的红叶祭典更是不可错过的活动。
宜昌景点:
1、长阳清江画廊景区。
早晚,江面雾气升腾如蓬莱仙境;四季,野花点缀如天女花裙,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桨声灯影的故乡。
2、三峡大坝。
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3、兰草谷冲浪漂流。
兰草谷冲浪:全长5公里,其中上游1.5公里惊险刺激,水流湍急,时左时右,或直下入潭,或连续冲滩,游客始终与浪共舞。
金刚山简介
金刚山海拔1638米,仅次于中朝国境线上的白头山(中国名称,长白山),是朝鲜第2位高山,也是历史名山。在1998年朝鲜政府向韩国游客开放金刚山。初次利用金刚号客轮在束草港到金刚山之间的航线,接着在2003年9月开辟了陆路,从韩国领江原道高城郡出发,坐公共汽车前往金刚山旅游观光。韩国的现代峨山公司宣布,以2005年6月7日为止到金刚山旅游的游客人数突破了100万人次大关。月平均游客人数超过了2万人次。
在2008年7月11日,韩国53岁女游客朴旺子在区内旅游时据称因误入相距不远的朝方军事区而被朝方哨兵射杀,韩国政府随即宣布暂停韩国游客前往金刚山旅游。
金铙山
金铙山交通指南:从泰宁县城去往金湖、上清溪等周边景点时,县城内的长途车站一般都有去各景点的车,不用包车。车型为小面的。从景点回程时,可以走到路口等车,稍微贵一、二元。在景区里也直接可以等送客进来的回程车。单个景点包车的参考价位一般为30-50元。
航空:目前泰宁附近有南昌、武夷山、福州三大进出空港,乘车至泰宁分别需2.5小时、3小时、3.5小时,其中南昌、福州至泰宁全程高速。
铁路:乘火车可至邵武、三明,后乘车1.5小时达泰宁,正在建设中的向(坛)莆(田)快速铁路途经泰宁并设站。
公路:全线贯通的福(州)银(川)高速穿过泰宁,武夷山至泰宁高速正在建设中。
金铙山,地处福建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西南部,面积14.26m2,属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区,为闽江正源头。主峰白石顶海拔1857.7m,是中国东部地区少有的高峰之一,也是福建省花岗岩石最高出露区,同时也是公次于黄山的花岗石景观最高地区之一。
金铙山为汉闽越王无诸的狞猎场,因遗失金铙山于此,夜间闪闪发光而得名,自古便为"杉阳八景"之一。金铙山峰峦叠障,气势磅礴,奇险秀伟,林木葱郁,石蛋、石林、岩洞星罗棋布、草场、瀑布、山花点缀其间,一片风光奇丽、生机盎然的景象。是游客及登山爱好者登山探险、度假避暑的理想去处。
朝鲜金刚山的概况
1.金刚山概况
金刚山位于朝鲜东海岸江道原东部,太白山脉北段,是朝鲜四大名山之一。它南北长60km,东西宽40km,总面积近540km2。根据地域特点,金刚山分为内金刚、外金刚、新金刚和海金刚,有大小峰峦12000余座。金刚山主峰毗卢峰海拔1639m。山脉主脊线近南北向,脊线东部为外金刚区域,山势雄伟、奇特、耸立;西部为内金刚区,山势秀丽、优雅,潭、池、瀑布较多;外金刚往南为新金刚;东海岸和近海为海金刚,海涛拥抱石林,石林拔海屹立。
金刚山年平均气温为11℃,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1℃,8月平均气温为23.6℃,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mm,是朝鲜半岛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金刚山随着四季的变换,在四季里有四个不同的名称。春季,在阳光的照射下,巍然屹立的山峰闪闪发光,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块闪耀着的金刚石,因此叫做金刚山;夏季,林木葱郁,松林云海,又称蓬莱山;秋季,层林尽染,枫叶胜火,漫山红遍,又称枫岳山;冬季,草木凋零,石骨嶙峋,又名皆骨山。
2.金刚山花岗岩景观特色
组成金刚山的岩石主要为中生代的黑云母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在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发生抬升,使上伏岩层剥蚀殆尽,由于黑云母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纵向及横向节理裂隙发育,易遭受侵蚀。沿节理方向风化剥蚀、崩塌,形成了岩柱、岩壁、岩台、岩峰等花岗岩地貌景观。主要景观有鬼面岩、水晶峰、三仙岩、天仙台、五峰山、万物相、五峰山、集仙峰、玉流洞、连珠潭、舞凤瀑、九龙瀑、上八潭、九龙渊、观音连峰、世尊峰、毗庐峰、明镜台、望军台、三佛岩、万瀑洞等。
1)九龙瀑和九龙渊:九龙瀑是朝鲜三大名瀑之一。位于外金刚九龙洞峡谷,瀑布落差74m(图4-67)。由于长期被瀑布水冲击,在瀑布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花岗岩臼形深潭,水深20m左右,称为九龙渊。
图4-67九龙瀑(照片来源:http://blog.joins.com/usr/s/a/sanbut/43/%20.jpg)
2)上八潭:位于九龙瀑至上,为8个清澈见底的水潭组成,这些水潭的成因与九龙渊成因类似,为水流冲击形成的瓯穴或壶穴,每个水潭后紧接一个陡坎,形成一个小瀑布,从山顶俯瞰,宛如一根银丝把8个深潭串在一起(图4-68)。在金刚山,由于花岗岩块沿节理崩落,堰塞溪谷形成了许多类似的瀑布、湍流、碧潭等。
3)万物相:为以巨大的花岗岩体发育成的峰丛,由于外力地质作用及重力崩塌等,使得这个巨大岩体崩解形成各种造型的象形石群,有的如朝天怒吼的猛虎,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拄杖蹒跚而行的老人(图4-69)。
图4-68上八潭(照片来源:http://cafe.chosun.com/club.menu.bbs.read.screen?page_num=2&p_club_id=orullee001&p_menu_id=37&message_id=429250)
图4-69万物相(照片来源:http://www.photomt.net/data/211.253.121.3420070709140355)
4)丛石亭:为海金刚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是太白山脉伸入东海的支脉。由于海蚀作用、重力作用和风化作用等的影响,原来的花岗岩体逐渐分离成一个个高低不等的花岗岩石柱丛立在海上,酷似竞生的丛林,因而得名丛石(图4-70),在其中最高的石柱上筑有一个亭子,故当地以丛石亭之名来指这些石柱群。林立在海上的这些石柱,受花岗岩多组垂向节理的影响,大多呈六角柱形,根据其形态,又分为立丛、坐丛和卧丛。其中有4个高达二十余米的立丛,如同玉笋立于海上,当地人将之神化,称之为四仙峰;也有的如孩童在书本前深思,有的像卧牛,有的似盛开的牡丹,故也有海上万物相之称。
图4-70丛石亭(照片来源:左,http://www.norihuto.com/chongsokjonga.JPG;右,http://img.blog.yahoo.co.kr/ybi/1/bc/c4/kimh4334/folder/3/img_3_1038_0?11853402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