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旅游地图景点地图
武汉旅游景点排名如下:
1、黄鹤楼
黄鹤楼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风景名胜,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1980年8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黄鹤楼筹建办公室,1981年破土动工,1985年主体竣工。1985年6月成立黄鹤楼公园管理处,6月11日正式开放。
黄鹤楼公园开放以来,按照"以园养园,滚动发展"的方针,在最初仅仅一座主楼的基础上,先后建成白云阁、落梅轩、岳飞广场、百松园、梅园、杜鹃园等大小景点60多处。
形成了由名胜区、文化区、植物区、岳飞景区四大景区组成,集观光、购物、休闲、文化餐饮于一体,人文与自然景观兼备,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一大公园。
2、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武汉东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
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退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区、磨山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和珞洪区6个片区组成,楚风浓郁,楚韵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岛渚星罗,素有九十九湾之说。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3、武汉欢乐谷
武汉欢乐谷是深圳华侨城集团继深圳、北京、成都、上海之后,在我国中部地区倾力打造的复合型、生态型和创新型的大型文化公园。武汉欢乐谷拥有亚洲首座双龙木质过山车、国内最大的人工造浪沙滩、最大室内家庭数字娱乐中心、武汉最大的专业剧场等50多项游乐设施。
作为欢乐谷"东西南北中,欢乐大中国"全国战略布局的第五站,武汉欢乐谷承袭了华侨城的创想文化内核,凝聚了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四地欢乐谷的成功积累。
它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连锁文化公园"为愿景,旨在为不同的城市,带来同样的欢乐,创建繁华都市开心地,向现代都市人提供愉悦身心的多元化休闲方式和都市娱乐产品,成为了华中城市旅游新名片。
武汉景点分布图高清
截至2021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_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分布图如下:
武汉简介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山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截至2021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64.89万人。
历史沿革
1950年,武汉市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武汉市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1959年,原孝感专区所属孝感、通城、应山、蒲圻、大悟(驻二郎店)、嘉鱼、黄陂、汉阳(驻蔡甸镇)、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云梦、崇阳、安陆等16县划归武汉市领导。
1960年,撤销通城县,并入崇阳县;撤销嘉鱼县,并入武昌县;撤销蒲圻县,并入咸宁县;撤销云梦县,并入安陆县。辖12县。1961年,将孝感、应山、大悟、黄陂、汉阳、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崇阳、安陆等12县划归孝感专区。
1979年,原属咸宁地区的武昌县(驻纸坊镇)和原属孝感地区的汉阳县(驻蔡甸镇)划归武汉市领导。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将孝感地区的黄陂县,黄冈地区的新洲县划归武汉市。
1984年,设立武汉市汉南区;同年5月,武汉市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市。
1992年7月,武汉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同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区人民政府驻蔡甸镇。
199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1995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区人民政府驻纸坊镇。
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陂县、新洲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至此,武汉市下辖13个行政区。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为继中关村科技园后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5年,武汉市被国家定位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同年7月,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016年3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要求武汉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武汉必打卡的7个景点
武汉必打卡的7个景点
1.黄鹤楼
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乘坐电梯上到楼顶,可以俯瞰整个武汉江城的美景,尤其是夜景,让人流连忘返。
2.东湖樱花园
每年春天,东湖樱花园都是武汉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樱花园里的成片粉色樱花令人陶醉,一定要提前预定门票,以免错过这美妙的季节。
3.户部巷
作为武汉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户部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体验地。在这里可以品尝传统小吃,购买手工艺品和纪念品,还可以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和民俗表演。
4.黄鹤楼国家森林公园
这个公园的面积很大,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是户外探险者、自然爱好者和生态文化旅游者的理想选择。除了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之外,还可以参加多种户外活动,比如骑行和烧烤等。
5.武汉长江大桥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公路和铁路双层双跨斜拉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的一大标志性建筑。夜晚,灯光璀璨的大桥,绝对是摄影爱好者和夜景爱好者的最爱。
6.光谷广场
作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地带,光谷广场汇聚了大量的餐饮、娱乐、购物和观光资源。逛一逛光谷广场,尝一尝美食,看一看各种新奇有趣的商品,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体验。
7.武汉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是一个汇集了武汉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这里有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也有科技馆和交互展示区,是了解武汉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关于武汉必打卡的7个景点的介绍。从黄鹤楼到武汉博物馆,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你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探险家,一定能在这些景点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武汉大学必去十大景点
1、国立武汉大学牌楼,现在武大正门处的这座新牌楼,是在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照老牌楼,由武大海内外校友集资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另外,位于南湖校区的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校门口亦为仿制的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2、珞珈广场,珞珈广场,这又是中国大学里标志性的广场,这一大块的绿化面积在全国居于首。花树自不必少,小径小路弯的曲折,修的精妙。路灯相连相守,夜晚也串的漂亮。这里像是武汉大学绿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闲活动的中心。每天早上有睿智的老者舞剑,白日里有稚气未脱的小孩嬉戏,牵手的情侣相拥,有风时天空中则飘满了风筝,带着你去远方,晚上广场上都可以看见很多休息聊天的学子,和进校散步、跳舞、健身的市民。
3、樱花大道,提起武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樱花了。樱园老斋舍前著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春天的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满眼的樱花沿着300米长的大道盛开,洁白如雪、灿若云海。抬头只见花不见天,是个晶莹透亮的世界。
4、樱顶,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面积也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
5、老斋舍,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沿着有108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俯瞰整个武大校园,一片碧绿便尽收眼底。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
6、老图书馆,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7、奥林匹克运动场,“奥场”是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场的简称,它又称为“912广场”。蒋介石曾在912广场阅兵,庄严肃穆,不知后来有多少热血男儿牺牲在卫国战场上。而九一二操场则是由毛主席而来,毛主席在1958年9月12号接见了此地区几所大学的学生,而九912故此命名。唉,感叹成王败寇,也是世上常事。它是武大校内最大的运动场,也是每年军训阅兵、运动会的举办地。
8、李达花园,沿着行政楼前的大路走下去,就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中还立着前武大校长李达的塑像。这就是“李达花园”,每天早上,当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耀下来的时候,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天然自习室”,是晨读和自习的好地方!
9、六一亭,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1947年11月。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都蕴含六月之意,亭四周植有冬青和绿草。亭高约7米,上部攒尖顶为木质结构,下部红圆柱用水泥注成。亭中立有一块石制纪念碑,碑身高1.46米,宽约0.58米。
10、半山庐,位于珞珈山腰西北,高达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据说半山庐的建筑与选址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本是单身教工宿舍,家眷不在武汉的教授大多住在这里。1937年-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蒋介石和宋美龄曾寓居与此。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