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一天
上周五晚上躺床上刷手机,看到成都附近景区推荐,突然心血来潮想溜达一圈。赶紧翻身下床打开电脑查资料,对比了一圈游记和旅游平台数据,敲定了8个人气最旺的点:都江堰、青城山、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熊猫基地、西岭雪山(夏天去草甸)、黄龙溪古镇。噼里啪记在手机备忘录里,顺手把导航地址全收藏了,心里盘算着两天怎么跑完。
第一站:都江堰 & 青城山
第二天天刚亮就爬起来,啃着面包就开车奔都江堰。跟着导航开了一个多小时,停车场都快满了。刷身份证进去先冲到鱼嘴分水堤,盯着汹涌的江水在分水鱼嘴劈开两半,水流哗哗的,确实挺震撼。挤在人群里蹭导游听解说,才知道两千年前李冰父子搞出这工程多牛。旁边的大妈举着自拍杆咔咔一顿拍,差点戳到我脑袋。
中午随便在景区门口吃了碗面,油乎乎但管饱。下午开车绕到青城山前山,山脚下买票时听见旁边大爷抱怨缆车排队太久。我一看那长龙,咬咬牙决定自己爬。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上走,满眼都是绿油油的树,空气凉飕飕带着草味儿。爬到天师洞已经喘得像头牛,腿肚子直打颤,赶紧找了个石墩子坐下,灌了半瓶矿泉水。
市区转战:宽窄巷子 & 锦里
第二天直接钻进成都市区。宽窄巷子里人挤人,宽巷子窄巷子全是小吃摊和茶馆。买了个三大炮,看师傅把糯米团子砸在铜板上砰砰响,裹上黄豆粉和红糖浆,烫得我龇牙咧嘴地吞下去。又拐进巷子深处挑了家盖碗茶铺,十块钱一碗,茶叶梗在碗里打转儿。坐在竹板凳上听隔壁桌大爷摆龙门阵,嗑了一地瓜子壳。
下午挪脚到锦里,大红灯笼挂得满街都是,比宽窄巷子更闹腾。挤在小摊前看师傅捏糖人,手上翻飞几下就吹出个孙悟空。顺手买了包椒盐桃片,边走边嚼。武侯祠就在旁边,红墙竹影拍照确实好看,但逛完武侯祠出来感觉像挤了趟春运火车,热得我满头大汗站在墙角扇风。
吸熊猫 & 踩雪山的草甸
第三天一大早杀到熊猫基地。7点半门口就排长队,一开门所有人嗖地往里冲,直奔太阳产房。隔着玻璃看见几团毛茸茸的熊猫崽扒在树杈上睡大觉,屁股对着游客。旁边小孩儿兴奋地尖叫,保安大哥操着川普喊:“小声点!莫吓到国宝咯!”
下午开车奔西岭雪山,盘山路绕得我晕乎乎的。夏天没雪,但索道坐到半山腰,满山坡的绿草甸上开了各色野花。踩在软乎乎的草地上,云就飘在头顶,风一吹全身凉快。拍了十几张照片发朋友圈,下山时还揣了两块山顶小卖部买的烤土豆,烫得左手换右手。
古镇收尾:黄龙溪
一天睡了个懒觉,晃到黄龙溪古镇。青石板路被磨得溜光,两边木房子歪歪扭扭挤在一起。坐在河边的竹棚底下吃了碗豆花饭,老板浇了红油辣子,辣得我直灌凉水。看几个大爷坐在石桥上搓麻将,洗牌声啪啪响。沿着小河沟走,看见几架老水车慢悠悠转着,旁边有游客穿着汉服摇扇子摆拍。
真实体验 & 避坑备忘
这趟跑下来脚底板都走平了,总结几条血泪经验:
- 赶早是王道:熊猫基地和热门景区开门就得冲,晚半小时能被人潮挤扁
- 别信“顺路全刷完”:西岭雪山单独就得大半天,和市区景点拼同一天纯属找虐
- 穿鞋要够软:青城山台阶多到怀疑人生,硬底鞋爬完脚趾头能失去知觉
- 带足零钱现金:黄龙溪买烤玉米、武侯祠门口租讲解器还得给现金
回程路上堵在高速,车后座堆满给同事带的三大炮、张飞牛肉和竹叶青茶,包装袋被挤变了形。瘫在驾驶座听着导航报“前方还有15公里拥堵”,突然觉得这趟折腾虽然累得像头驴,但刷完这8个网红点也算完成打卡任务了——虽然两条腿和腰已经在集体抗议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