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都参团踩坑实录
上次去成都玩,我就想体验下当地参团,省心嘛结果差点被坑得妈都不认识,这回专门提前做了功课,还找了个成都老土著朋友把关,终于搞懂里面的门道了。
为什么选当地参团?
本来我觉得自己攻略做足了,结果一到熊猫基地就傻眼。那队排得,绕山三圈都不止!太阳底下站了俩小时,熊猫毛都没见着,光看后脑勺了。回来刷朋友圈,看见朋友报的团导游带着走vip通道,半小时搞定,我气到捶胸口。朋友看我惨样才说:“你选那旅行社就是专门坑外地人的野鸡团,正经的本地团香得很。”
选团差点又入坑
这回学乖了,直接在微信里扒拉我那个成都朋友:“求推荐个靠谱的!别整虚的!” 朋友甩过来一个小程序,千叮万嘱:“你看行程,有‘参观’‘远眺’这种词的直接划走!那是拉你去购物店路上顺带瞟一眼景点!”
我按他说的,拿着放大镜看行程细节:
- 住宿:必须精确到酒店名字,那种写“准四星”“同级”的统统淘汰——我锁定了春熙路旁边那家连锁酒店,朋友说位置方便
- 门票:确认是不是都含大门票,青城山那种索道费另算的得问清楚自掏多少
- 餐食:写“含特色餐”的我就追着客服问到底吃结果好几个一听问具体就支支吾吾不敢说了
折腾一晚上,终于定了个三日游,行程白纸黑字写死:熊猫基地VIP通道+都江堰深度讲解+锦里夜游含小吃,住宿酒店名直接印合同上。
实战!导游小动作被我识破
Day1去都江堰路上,导游突然开始讲故事,说什么玉器养人,成都这边水好玉润...我一听,这不就是朋友说的“购物前奏”吗?马上低头翻合同,果然购物店行程一个字没提!等车一停,果然是玉石店,我直接怼到导游面前:“合同第3页写了‘纯玩无购物’,您现在带我们来这,我马上打电话问旅行社怎么回事?” 导游脸色跟川剧变脸似的,赶紧说“误会误会,卫生间在这边大家稍作休息”,灰溜溜带着我们走了。
吃饭也能玩文字游戏?
第二天合同写着“含特色龙抄手午餐”,结果就上了一碗清汤寡水的馄饨!同桌的东北大哥筷子一摔:“这叫特色?我楼下沙县都比这强!”我默默翻出手机里存的朋友发的照片——人家正经“特色餐”是红油抄手配钟水饺、甜水面三拼!当场把照片给领队看:“您这‘特色’缩水太厉害了?按合同来!” 领队只好每人加了一碟钟水饺,嘴里嘟囔“下次给你们升级...”
锦里夜游赚翻了!
一天的锦里才是参团精华!晚上八点人挤人时,导游举着小旗子带我们钻小巷子。没游客!竹灯晃悠的光照着青石板,路过卖糖画的老爷爷还给我们表演了“飞龙”。在三大炮摊子前,导游直接跟老板打招呼:“张哥,我老顾客带人来!” 我们十块钱吃到了别人排长队买的三大炮,红糖给得都要溢出来!同团小姑娘兴奋得手机拍到没电。
老手经验打包带走:
- 别信“豪华”“品质”这种虚词,抠合同具体项!
- 导游聊玉器、藏药、丝绸...立刻警惕!录音+翻合同双重保险
- 问清“特色餐”是路边摊还是正经店,最好有图佐证
- 别选景点超3个/天的团,走马观花累成狗
这趟团费比我上次野鸡团贵两百块,但算上省下的时间、被坑的钱,还有导游带我们吃的独家小吃,简直血赚!离团时,导游还塞给我一包张飞牛肉干:“哥,你是真懂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