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闹钟一响我就蹦起来了,昨晚收拾行李到半夜,但一想到今天飞成都,困劲儿全没了。掏出皱巴巴的打印纸,上面用红笔狂划了十几个景点名字,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必吃”“排队少”“带驱蚊水”。行,这回铁了心要把成都耍透!
第一天:市内暴走
飞机一落地,热乎乎的空气裹着花椒味就扑过来了。酒店扔下行李,直奔宽窄巷子。青砖老房子挤得密密麻麻,掏耳朵的师傅叮叮当当敲家伙,三大炮“砰”地一响吓得我一哆嗦。说实话游客多得走不动道,但来都来了,总得打卡那张灰砖门头照?
下午杀到武侯祠,太阳晒得脑门发烫。红墙竹林那边挤满了穿汉服的姑娘,我也蹭了堵红墙咔嚓几张。蹭着听旁边导游讲“攻心联”,半懂不懂,但看那些褪色的木头牌牌和发黑的石碑,确实感觉沉甸甸的。
晚饭前溜达到隔壁锦里,天还没黑灯笼就全亮了。手上就没空过——右手举着糖油果子,左手捏着叶儿粑,眼睛还盯着锅盔摊子排队。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后悔没穿双更耐踩的鞋!
第二天:熊猫瘫与青城爬
为了看国宝熊猫基地,我六点钟就在景区门口蹲着了。开门后一路小跑冲向月亮产房,毛团子们瘫在木架子上一动不动,像极了昨晚在锦里累瘫的我。幼崽园里倒是有只活泼的,抱着饲养员腿不撒手,看得人想偷回家!
下午转场青城山,车开到山下腿就软了。索道坐到半山腰,爬老君阁那段石阶简直要我老命,汗把T恤全浸透了。但山里那股凉丝丝带着青草味的空气,还有道观屋檐下叮咚的风铃响,确实跟市区是俩世界。回来路上脚底板打飘,瘫在车上啃了半袋椒盐桃片才缓过来。
第三天:水与火的碰撞
睡到自然醒跑去杜甫草堂,满眼都是绿。茅草屋顶底下蚊子多得吓人,拍死三只才看清杜甫雕像的脸。池塘里锦鲤肥得像潜艇,我蹲在回廊上啃凉面,看大爷们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字,愣是看了半小时。
晚上必须整火锅!朋友死活拉我去人民公园旁边的老店。牛油锅翻滚着辣椒,毛肚下去七上八下捞出来,蘸油碟塞进嘴——嚯!从舌尖麻到天灵盖!中途辣得受不了跑去隔壁鹤鸣茶社猛灌三大碗飘雪,竹椅子嘎吱响,掏耳朵师傅路过问我“来一哈?”连忙摆手跑了。
摔坑摔出来的经验
跑完这趟总结了十大私藏点,看人下菜碟最实在:
- 带老人娃儿:锁死熊猫基地和锦里,逛吃不费腿。
- 小情侣腻歪:武侯祠红墙青城山索道,拍照自带滤镜。
- 特种兵打卡:宽窄巷子早晨七点去,空巷子随便拍。
- 文青发痴:草堂茅屋和青城道观,蚊子包都是勋章。
- 吃货决战:鹤鸣茶社配火锅,菊花茶记得提前备
回程飞机上翻手机照片,发现计划去的都江堰和金沙遗址压根没时间去!攻略白做了嘛算了,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啃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