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伙儿唠唠上个月带我家小崽子去兰州的事儿。原本想着西北干燥风沙大,怕娃遭罪,结果一圈溜达下来,还真发现几个省心又好玩的地儿!
一、出发前那叫一个忙活
提前查了七八篇攻略都说温差大,羽绒服、防晒霜、润唇膏一股脑塞进行李箱。重点来了!娃的保温杯装满了温水,小包装的蒙脱石散、退烧贴硬是挤进了夹层——当爹妈的就怕路上有个头疼脑热,心里才踏实。
二、高铁上娃就惦记着黄河
小家伙一路扒着车窗问:“黄河真有那么黄吗?” 刚出兰州西站,扑面而来的干冷空气让他缩了缩脖子,我赶紧把围巾给他裹严实了。直奔订好的酒店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冲去中山桥!
站在桥头一看,嚯!浑浊的河水裹着泥沙滚滚东去,儿子倒吸一口凉气:“这水跟泥汤子似的!” 桥面宽得很,娃撒丫子跑也不用担心车流。桥对面白塔山的缆车排着长队,想着娃走不动山路就没上去,沿着河边步道溜达更自在。
三、省博物馆成了挖宝现场
第二天特意起个大早,九点整冲到甘肃省博物馆门口。刷身份证进门直奔二楼丝绸之路展厅。儿子盯着那匹铜奔马“马踏飞燕”瞅了半天:“这马脚底下踩的是小鸟?它咋不倒?” 我赶紧摸手机搜讲解视频给他看。
逛累了在休息区啃自带的面包,发现地下一层有个互动区!几个小孩正蹲着拼敦煌壁画拼图,我家娃立马加入战队。要是赶时间建议直奔这儿,比干巴巴看展柜有意思多了。
四、水车园动手才是王道
下午打车去水车博览园,门票十块钱真良心。园子里十几架两层楼高的大水车吱呀呀转着,儿子踮脚往水槽里扔了片树叶,追着看它被木斗带上半空。最值的是能亲手摇小水车,娃蹬着水轮转得满脸通红:“爸爸你看我造的浪!” 临走前还花五块钱买了袋黄河石,说是要带回学校显摆。
五、牛肉面大战三泡台
要说吃得最憋屈就属大众巷那顿。排半天队点了三碗面,刚端上来儿子就把三泡台(盖碗茶)当饮料猛灌一口,小脸皱成苦瓜:“这茶咋是甜的?” 吓得我赶紧抢下来,结果这小子转头又去戳辣油碗里的红油,手指头往嘴里一嗦,辣得原地蹦迪——西北的辣子真不是哄孩子的!
六、这些坑千万别踩
- 带娃别坐羊皮筏子!河风跟刀子似的,船夫说前两天刚有孩子吹感冒
- 备好保温杯随时接热水,景区直饮水机十台有六台是坏的
- 正宁路夜市小吃摊别让娃乱摸,烤串铁签子全油腻腻扎手
- 酒店地暖温度拧到最低档就行,半夜热醒三次换睡衣的过来人血泪教训
回程时娃攥着黄河石在高铁上睡得直流口水,我翻着相机里几百张照片直乐呵。兰州这地方,大人看历史孩子玩野趣,就是千万别信网上说的轻装出行——我家那个装药的夹层真用上了,冻梨吃多那小子半夜拉肚子,蒙脱石散简直就是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