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有意思,我那天刷手机,突然看到成都美食图馋得不行,就一拍大腿决定去玩一趟。可问题是,第一次去成都,景点多得眼花缭乱,咋选咋规划?我心里头想着:"要是能一次逛完最出名的地儿,那才叫省心!"于是我打开电脑就开始查资料。
一、咋挑出十大景点?
我寻思着,得先从热门榜上筛一筛。先在微博小红书搜关键词,看了几百条评论,发现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这些都是必打卡地。我还跑到书店翻了旅游攻略书,结果一看,书上列的景点跟网上差不多,就是没排名。我果断拍板:得亲自跑一趟! 出发前,我掏手机定了机票酒店,背包一甩就飞成都。
到了成都第一天,我找了当地朋友带路,先去人民公园喝茶听评书,再溜达到春熙路逛街,边逛边问路人意见。结果,大家都推十个地方:
- 宽窄巷子
- 锦里古街
- 武侯祠
- 人民公园
- 杜甫草堂
- 熊猫基地
- 都江堰
- 文殊院
- 青城山
- 九眼桥
二、咋规划路线才不会瞎折腾?
景点选好了,我开始整路线规划。我打开地图APP,先标出所有位置,一看,市区景点集中,但熊猫基地和都江堰老远的。我琢磨:"不能一天全跑,得省点腿脚。"于是我按区域分组,市区和郊区分开来弄。第一天,我就直奔人民公园起头。 早上八点起床,挤地铁到人民公园喝茶,然后溜达到宽窄巷子逛铺子,吃锅盔;午饭后走几步到锦里,再搭公交去武侯祠拍拍照。傍晚累了在九眼桥坐着看夜景,一天下来没打车,就靠腿和公交,省得打车费钱。
第二天,我早起赶大巴去了都江堰。 上午看水利工程,下午顺路爬青城山,爬山时还遇上下雨,幸好带了雨衣没淋成落汤鸡。回到市区已经天黑,又跑文殊院吃夜市,搞定郊区这一块。第三天再专注市区尾巴:杜甫草堂加熊猫基地,基地的熊猫懒洋洋的,我排一小时队才拍到合照,结果照片糊成一团,每一段我都用导航APP计时,发现平均每景点玩两小时,午饭和休息时间一穿插,刚刚好不累。
三、咋验证这路子省心又好玩?
全程走完,我把行程整理成便签贴在包上,边走边调整。 比方说,九眼桥夜景太晚回酒店累人,我就挪到武侯祠后头顺路搞定,省得来回跑。第五天,我约了三个驴友试路线,大家跟着我走一圈,都喊:"牛,没花冤枉钱,还能吃得饱玩得嗨!"末了,在文殊院买纪念品还砍价成功,省了五十块钱奶茶钱。 回家后,我又复盘行程,发现要是先玩青城山再到都江堰,能省半钟头车程,下次就这么改。
这法子简单粗暴:先筛选出十大景点,再按区域分组规划路线,一天一个片,包你不迷路。跟着走完,我腿瘦了一圈,心也没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