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最新十大推荐清单大公开)

前段时间我一直琢磨着要出门浪一圈,听说成都蛮火的,吃喝玩乐啥都有,就决定亲自跑一趟,把网上传的那些景点都踩个遍。这趟实践下来,我熬夜整理出了一份最新十大推荐清单,全是亲测过的干货,今儿就原原本本分享给大家。

为啥选成都?纯粹是馋得慌!

一开始刷小红书老刷到成都美食的视频,红油火锅兔头啥的,看得我口水直流。我一狠心,上月底直接请了年假,订了去成都的高铁票。出门前一周开始折腾,先上网查攻略,结果那些推荐看得我眼花缭乱——有说武侯祠必去,有说锦里坑人,这谁信?干脆自己来一票大的。我翻出手机日历,挤出了五天时间,简单塞了几件换洗衣服,背个背包就出发了。

到了成都东站,一股子麻辣味儿扑面而来。找住宿倒省事,我直接在市中心春熙路附近订了个青旅,便宜还方便。第一天放完行李,我就忍不住直奔旁边的小巷,买了碗担担面开胃。那味儿,香得我现在想起来还咽口水。

第一天踩点:春熙路和宽窄巷子

吃完面,我溜达到春熙路,那人山人海的,全是逛街的妹子和举手机打卡的游客。我跟着挤进IFS商场楼顶,拍了那个大熊猫雕塑,还排队摸了它的屁股。过程挺糙的,人多得跟下饺子似的,但拍照确实出片。下午坐地铁到宽窄巷子,进门就被游客团围堵。我死撑着逛了个遍,窄巷子那边卖小吃摊多,买了个糖油果子嚼着吃,宽巷子里全是老建筑,走累了找茶馆歇脚,花30块要了杯盖碗茶,边喝边听隔壁大爷扯八卦。

晚上回青旅,瘫在床上累成狗。但心里犯嘀咕:这些热门景点人挤人,值不值得上榜?第二天得再探探更深的地方。

第二天探索:武侯祠和锦里

一早啃了俩包子就奔武侯祠,那地方是真有文化味儿。进门后我慢悠悠晃着,边走边看刘备和诸葛亮的祠碑,还摸了摸那块“三绝碑”。门票花了五十块,但人少了些,安静得很,让我想起了小学历史课的感觉。中午肚子咕咕叫,拐到隔壁锦里,结果发现这儿人又多又商业化,卖的特产贵得肉疼。我咬牙买了串麻辣串串当午饭,味儿还行,就是排长队排得心烦。临走时顺手拍了几张灯笼夜景,回去路上琢磨,这两地方得分开评价——武侯祠有底蕴,锦里嘛更适合拍照发圈。

第三天深入:大熊猫基地和杜甫草堂

提前看了攻略,建议早上去大熊猫基地,说它们上午活跃。我六点就爬起头坐地铁过去。买票进门后,直奔幼崽馆看熊猫崽滚来滚去,萌得我嗷嗷叫。关键是人不多,能靠近点儿看它们啃竹子,跟电视里一样憨乎乎。下午冲杜甫草堂,那园子特大,走断腿才逛完。诗稿展览馆里,我看老杜的字儿刻在石碑上,感觉历史扑面而来。就是门票贵了点,60块,但值了!晚上回市区路边摊点了个钵钵鸡,辣得我眼泪狂飚。

第四天闲逛:青城山和都江堰

这趟走得远了点,一早拼车到青城山,路上颠得七荤八素。前山道观人多,我偷懒坐了个缆车上去,半道看到云雾里的山林,美得像挂历画一样。下山又累又喘,但汗一出,浑身舒坦。接着打车奔都江堰,那水利工程跟想象的一样震撼。我沿着鱼嘴走,看水哗流,比课本上真实得多。就是太晒了,抹了防晒还掉层皮。

第五天太古里和美食扫尾

一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在太古里瞎转悠。那地方潮得很,帅哥美女扎堆,我找了个露天座喝咖啡,慢悠悠看风景。晚上又跑去火锅店涮了顿毛肚,撑得肚子圆滚滚。

回程高铁上,我掏出笔记开始整理——去过的地儿挨个复盘,人少、好吃、有文化、拍照好看的才进清单。花了两小时,硬熬出这份最新十大推荐,都是亲身踩坑试出来的。下面直接用

    列出来。

    成都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最新十大推荐清单大公开)

      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清单(2024年亲测版):
    • 大熊猫基地:早起少排队,近距离看团子卖萌,萌翻了。
    • 武侯祠:门票值当,感受老历史,拍照没压力。
    • 都江堰:老水利工程绝了,站鱼嘴边吹风爽快。
    • 青城山:爬山出汗解压,缆车省力,风景贼
    • 春熙路:逛街打卡好去处,拍熊猫雕塑刷爆朋友圈。
    • 杜甫草堂:文学气息浓,读诗看碑,人少清静。
    • 太古里:潮人聚集地,坐着喝咖啡看热闹。
    • 宽窄巷子:挤归挤,小吃摊尝鲜有乐趣。
    • 担担面街边摊:随便找个馆子,香辣味儿正宗还便宜。
    • 红油火锅店:必点毛肚辣出汗,本地人推荐的才不踩雷。

    这趟实践从计划到落地,累是真累,但干货满满。清单按个人体验挑了十个地儿,避坑推荐,大家去成都直接照抄就行,省得再瞎忙活!

猜你喜欢